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同步测试(含解析)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如果把绿叶比喻成绿色工厂,那么它的车间机器分别是( )

A. 叶肉细胞和叶绿体    B. 叶绿体和叶肉细胞

C. 叶肉细胞和叶绿素    D. 保卫细胞和叶绿体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将金鱼藻放在装满水的玻璃杯中,用漏斗罩住金鱼藻,并在漏斗上倒扣一支装满水的试管,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当气体充满1/2试管时,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该气体,小木条复燃。该气体是在下列哪种过程中产生的?(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养鱼时在鱼缸的底部种上水草主要是为了( )

A. 使鱼缸好看    B. 增加鱼缸内的生物数量

C. 增加鱼缸内的氧    D. 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韭黄的叶片不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

A. 韭黄的生长过程没有光照,不能形成叶绿素    B. 韭黄的生长过程中水分不足

C. 韭黄的叶肉细胞没有叶绿体    D. 韭黄的生长过程中肥料不足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哪个装置能有效的使叶片中的绿色褪去(  )

A.     B.

C.     D.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23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夜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

A. ③①②⑥⑤④    B. ④③②⑤①⑥    C. ②③④⑤①⑥    D. ②④③⑤⑥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一般情况下,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要深些,这是因为(    )

A. 靠近叶的上表皮栅栏层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

B. 靠近叶的下表皮海绵层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

C. 靠近叶的上表皮栅栏层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少

D. 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黑暗饥饿处理一昼夜后,用黑纸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

A. 整个叶片都变蓝    B. 见光的部分

C. 只是时片的边缘变蓝    D. 被遮光的部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C便于用碘液检验         D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面是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示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从正面和背面遮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 照射3~4小时。

(3)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4)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________ 色变成________ 色。

(5)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这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 

(6)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________ 色。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__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因为能进行          作用;其反应式是:反应式中的A表示                  B表示                C表示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面是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①选盆栽的银边天竺葵放在黑夜处一昼夜。 ②

如图再将不透明的纸片用回形针夹在绿色部位,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 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不透明的纸。④ 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在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________ 色变为________ 色 。⑤ 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的变化是________ 

(1)步骤①的作用是________ 

(2)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 

(3)本实验组成了________ 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对照组是________ 。通过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4)隔水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_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经过处理后,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变成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         ,它是一种有机物。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用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请根据以下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示,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________   

(2)上述图②操作有误,请改正:________    

(3)步骤①中,A、B两装置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________ ;步骤⑥中,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 。   

(4)进行④和⑤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________ 。   

(5)步骤⑦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6)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哪些有效措? (请答出两条)________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校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将一盆栽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后,选择了两片邻近的叶子甲、乙,甲用黑纸包住,乙不包,然后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摘下甲、乙,除去叶绿素并漂洗后,加碘液,再漂洗。请你分析:

(1)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碘液后,甲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乙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重,柳树质量已达80多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

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钟罩内的小鼠却可活较长时间。

材料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现象称为光合作用。

(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

(2)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今,依据碘能使淀粉变________色的特点,常通过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为便于观察,需进行如图丙的实验,当实验结束取出小烧杯后,可观察到酒精和叶片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