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廉江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重点班加优秀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要研究原始人类如北京人等,需要用到下列()

A. 文字记录    B. 神话传说    C. 学者推断    D. 考古发掘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题文)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A. 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经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

B. 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 这一遗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境内

D.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其生活方式是(      )

A. 定居生活    B. 游牧生活    C. 群居生活    D. 渔猎生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下列对话中与河姆渡居民生产力水平相符合的是

A. 我刚刚把收获的水稻收好

B. 我在半地穴房子下面养了几头猪

C. 我刚刚把收获的粟加工好

D. 我刚缝制好一件衣服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参观某地文化时说:“……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他参观的地点应是

A. 云南省的元谋县

B.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C. 陕西西安半坡村

D.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主要因素是( )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A. 自然条件    B. 生活习惯    C. 生产工具    D. 劳动技术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始祖”是指( )

A. 黄帝    B.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写道的神农教稼,其神农是指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我国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 农耕文明

B. 工业文明

C. 神话传说

D. 游牧文明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这段史料反映的是远古时期哪位传说人物的英雄事迹(   )

A. 炎帝    B.     C.     D.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嗄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   

合金铜爵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编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这一年距今(2019年)年(公元2018年)多少年

A. 1247年

B. 1248年

C. 2018年

D. 2788年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A. 中华文明的演进    B. 生产工具的进步

C. 耕作技术的发展    D. 古代纹饰的演进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④②③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征?(   )

A. 奴隶制开始形成    B. 封建制开始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 周武王

B. 齐桓公

C. 晋文公

D. 楚庄王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图示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方法之一,下图空白处对应的正确名称应该是(  )

A. 春秋    B. 南朝    C. 北朝    D. 三国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春秋时

A. 周王室衰微

B. 经济得到发展

C. 发生政治改革

D. 青铜制作工艺进步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上中下的地理位置来分,它们分别是(   

A. 齐、楚、秦、燕、赵、魏、韩        B. 齐、楚、秦、燕、韩、赵、魏

C. 燕、赵、魏、韩、齐、楚、秦        D. 楚、韩、赵、齐、秦、燕、魏、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A. 奖励军功

B. 奖励生产

C. 承认土地私有

D. 推行县制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郭沫若说: “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所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A. 陈胜、吴广起义    B. 焚书坑儒

C. 秦始皇统一六国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 )

A. 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 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D.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

A. 为政以德    B. 刑德并用    C. 小国寡民    D. 无为而治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秦朝时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的中央官职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司隶校尉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中华民族历史渊源5000年,中华文化更是光照千古,阅读材料,了解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体验中华文明的厚重与绵延。

材料一 

 

文物简介: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

文物内图案: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

(1)此文物属于我国哪一原始农耕文化1分请根据文物简介联系该文物出土地点的地理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材料二 

(图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关于天气,有些是农作收成,也有问病痛、早生贵子的,而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问了!所以……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2)材料一中的文物图片,史学界称之为什么?根据材料描述分别归纳它的主要用途和历史价值。

材料三  清朝康熙帝为孔庙题写了“万世师表”匾额,称颂孔子是人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以下是孔子的部分主张和观点:“仁者,爱人”;“苛政(残暴的统治)猛于虎”。学习要反复复习有恒心坚持不懈。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3)孔子生活的年代处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时代,这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孔子被世人称颂的两个原因(照抄原文不给分)。

材料四 

(4)材料四中的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一事件有何历史作用。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由于历史发展形势的需要,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直在不断革新,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政治制度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逐步形成了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一 

             

                 

(1)图A反映了西周初年实行的是哪一政治制度?根据材料,指出图B到图C中国政治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B到图C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最终谁终结了这种局面。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中划线句子,表达了卫鞅什么主张? 符合哪一学派的思想?

材料三  秦朝的政治制度示意图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央政府中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掌握什么权力。 地方官吏郡守和县令由谁来任命

(4)综上三则材料,谈一谈你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一些怎样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