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四)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的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是古代哪一文明最有影响力的象征之一? (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中国

C. 古代印度    D. 古巴比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今天,有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的最早出现与哪部历史文献有关?。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汉谟拉比法典》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光荣革命

C. 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 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世界近代史上解放“手”的最早发明是。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内燃机

D. 飞梭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问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拿破仑战争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在欧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这是对哪种罪恶的揭露(  )

A. 封建制度 B. 奴隶制度 C. 资本主义 D. 殖民扩张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晤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初期的英国,你无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

A. 穿印度的棉衣 B. 打电话聊天

C. 吃美洲产的玉米 D. 喝中国产的茶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些歌词引自。

A. 《国际歌》

B. 《宅地法》

C. 《复活》

D. 《英雄交响曲》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无法调和,主要是围绕下列哪一问题?。

A. 工业品进出口问题

B. 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C.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D. 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刹帝利,而吠舍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句话反映了

A. 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了“羊吃人”的悲剧

B. 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C. 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

D. 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奴的处境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历史上第一个圆了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而被称为“航天飞行器的先驱”的是。

A. 奥托

B. 莱特兄弟

C. 富兰克林

D. 蒙特哥菲尔兄弟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

A. 电力的广泛使用    B. 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

C. 棉花时代的到来    D. “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 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 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 手机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历史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办一期黑板报,宣传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适合的标题是(    )。

A.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B. 引领时代的思考

C.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D.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在一战爆发后没有参加德奥集团,反而参加了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 原因

B. 性质

C. 特征

D. 结果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这是一场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性解放、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奠定了欧洲新时代的思想基础,使欧洲人走出了愚昧的时代,走在了世界发展的前列。这场运动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种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看法,被下面哪一位著名科学家创立的伟大理论打破?。

A. 牛顿

B. 达尔文

C. 托尔斯泰

D. 爱因斯坦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展到古代世界最高峰,在位的政官是(   

A.伯利克里          B.屋大

C.亚历山大         D.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次改革史称

A. 查理·马特改革

B. 大化改新

C. 明治维新

D.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现在被世界广泛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是由什么人发明的

A. 古阿拉伯人

B. 古印度人

C. 古罗马人

D. 古希腊人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巴黎圣母院被雨果比喻为“石头交响乐”,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其特点相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是(  )

A. 《俄底浦斯王》    B. 《荷马史诗》    C. 《天方夜谭》    D. 《阿拉丁和神灯》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其代表作是 (     )

A.《蒙娜莎》        B.《哈姆雷特》

C.《神曲》             D.《人宣言》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根据历史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________,他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和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

(2)图二是英国的________发明的火车机车,这项发明产生于第________次工业革命。

(3)图三的人物是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________,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而闻名。

(4)图四是一位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________,1492年,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开始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________

(5)图五的人物是________,发明的________

(6)图六的人物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总统________,他领导了________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14——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此同时,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运动也逐渐展开,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各国。

——九年级上《世界历史》中华书局版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什么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发生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口号)?

材料三  1986年3月3日,一份《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呈送到邓小平面前,上面附着一封简短的信。信中写道:我们四位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淦昌、陈芳允、杨家墀、王大珩)关心到美国“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对世界各国引起的反应和采取的对策,认为我国也应采取适当的对策,为此,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现经我们签名呈上,敬恳查阅裁夺。

(3)根据材料三中四位科学家的建议,我国政府组织专家制定了什么计划来跟踪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请举出一例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材料四  1861年,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世界历史》岳麓版

材料五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摘自九年级上《世界历史》中华书局版

(4)材料四描述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改革?材料五描述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重大改革的内容?这两次改革的影响有什么主要的共同之处?

(5)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舞台上,有三个国家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向我十岁的儿子尽可能简单地解释这个宣言的本质,祝愿在他的心灵中能够永远刻上3月5日这个日子,以及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摘编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宣言声明:南方的奴隶将得到解放,一旦北方联邦军队进入叛乱区,就解除他们的奴隶枷锁。于是,他将这场内战变成了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从而得到了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北方人的士气更加高涨,南方人的继续顽抗似乎已经是徒劳无益的了。这一宣言鼓励大批奴隶离开他们南方的主人,开创了北方军队征集黑人新兵的新局面。

(1)材料一反映了1861年改革的内容是什么?“一个农奴的反应”说明这个农奴对此次改革怀有怎样的心情?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4)根据材料四,写出这一“宣言”是指哪部文献?它是由谁颁布的?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图

材料二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据四川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图中反映的什么事件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请举出该事件中的一位航海家。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哪三大中心?

(3)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五、综合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4页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战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大战涉及欧、亚、非三洲,双方阵亡840万人,伤2100万人,战争中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学习本课以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2013年1月20日,奥巴马在美国白宫举行就职典礼,开始了他执政的第五个年头。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请你参加以“美国发展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历史回顾)

(1)根据上述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图序

典型人物

主要事件

重要文献

图1

       

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图2

林肯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从而扭转了战局

图3

罗斯福

实施了罗斯福新政

        的颁布,加强了国家对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是新政的中心措施

 

 

 

(问题探究)

(2)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有何相同作用?如果让你在上面“图15”置添加一个符合本次探究主题的人物图片,你会选取哪位人物?并说明理由。

(3)奥巴马再次大选获胜,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如果你有幸参与“对话奥巴马总统”网上论坛节目,就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你最想与他交谈的一句话是什么?

(活动感悟)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谈谈美国发展道路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