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祖国境内最早人类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你知道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是哪里吗( ) A. 云南元谋 B. 浙江河姆渡 C. 山东大汶口 D. 陕西西安
|
2. 难度:简单 | |
获取我国境内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 A. 神话传说 B. 历史记载 C. 学者推断 D. 考古发掘
|
3. 难度:简单 | |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那么华夏族是由哪两个部落长期发展融合而成的( ) A. 黄帝、蚩尤 B. 尧、舜 C. 黄帝、炎帝 D. 炎帝、后羿
|
4. 难度:简单 | |
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
5. 难度:简单 | |
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
6. 难度:简单 | |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A. 四羊方尊 B. 青铜面具 C. 青铜立人像 D. 司母戊鼎
|
7. 难度:简单 | |
春秋时期,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的是( ) A. 人们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上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
8. 难度:简单 | |
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大运河
|
9. 难度:中等 | |
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 楚 B. 齐 C. 秦 D. 燕
|
10. 难度:简单 | |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11. 难度:中等 | |
下面关于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 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 C. 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西汉政权 D. 发生于秦始皇在位时期
|
12.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 ③盐铁专卖 ④北击匈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13. 难度:简单 | |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的史事,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写的 A. 班固 B. 司马光 C. 司马迁 D. 贾思勰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 刘备 B. 曹操 C. 孙权 D. 诸葛亮
|
15. 难度:简单 | |
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四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参与了两次,切身体验了“胜负乃兵家之常事”的说法。这两次战役是( ) ①巨鹿之战 ②淝水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之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16. 难度:中等 | |
东汉末年,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示意图是 A. B. C. D.
|
17.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些成语反映了淝水之战的情况( ) ①破釜沉舟 ②投鞭断流 ③揭竿而起 ④风声鹤唳 A. 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与华佗有关的是( ) ①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②被尊称为“医圣” ③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④编了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
19. 难度:简单 | |
小明想查阅一本古代总结我国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农业科学著作,此书应是( ) A. 《水经注》 B. 《九章算术》 C. 《齐民要术》 D. 《三国志》
|
20. 难度:简单 | |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①匈奴 ②鲜卑 ③氐 ④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
21. 难度:简单 |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 B. 统治者的重视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推广和改进犁耕
|
22. 难度:简单 | |
南北朝时期开凿的两大石窟艺术群是( ) ①敦煌石窟 ②云冈石窟 ③龙门石窟 ④乐山大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
23. 难度:简单 | |
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是在( ) A. 秦灭六国时 B. 东汉明帝时 C. 张骞通西域后 D. 班超出使西域后
|
24. 难度:中等 | |
东晋时期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在书法艺术上有杰出成就,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称其为“书圣”的是( ) A. 顾凯之 B. 王曦之 C. 胡昭 D. 祖冲之
|
25. 难度:简单 | |
把括号中的朝代按顺序补充完整,正确的是( ) ( )→(战国)→( )→(西汉)→( )→(三国)→( )→ (东晋)→( ) A. 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 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 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 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
26.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某同学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的失败,你才发现问题所在,坏事变好事”。 (1)材料一中提到的“孔子”创立了什么学派?写出他的一句名言?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中老师引用了谁的思想来开导学生? 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集中其学说的书籍叫什么?
|
27. 难度:简单 | |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篇》 (1)原始社会尧、舜、禹时期,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2)比较材料一、二,说一说政治制度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材料三:武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3)材料三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凯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4)材料四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
28. 难度:简单 | |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商君”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3)材料二反映的是古代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归纳他改革的几项措施。 (4)综合上述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
29. 难度:中等 | |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学完丝绸之路 后,701班历史小组开展主题为“丝绸之路的古与今”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史书记史) 材料一:《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1)材料一中的“然骞凿空”指的是什么事情? (看图说史)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二图中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材料析史) 材料三: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3)请你谈谈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4)古丝绸之路上美丽富饶的新疆,古时称西域。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什么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该设置说明了什么? (今人论史) 2017年7月14日,“2017.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项目对接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此次项目对接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演讲致辞精神、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地方工作会议精神,以“弘扬‘丝路精神’,加快‘五大中心’建设”为主题,旨在搭建多方交流合作的投融资平台,形成各方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 (5)结合材料回答,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