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人教部编版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第一编中写道:“......一九二九年发现生存在约四五十万年前的猿人头骨、牙齿、下额骨和躯干骨化石。......他们已经知道选取砾石或石英,打击成为有棱角的石片,当作武器或生产工具来使用。”材料描述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人类进入了靠自己的劳动来增加天然生产物的时期,产生了原始农业。下列选项与原始农业的出现无关的是

A. 农作物的出现    B. 家畜的饲养    C. 磨制石器的发展    D. 城市的出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中国远古的传说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领袖人物。为了了解这一时期的伟人事迹,我们可到下列哪一地方参观学习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据此判断,其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大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约832千克,鼎腹呈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这段材料是对下列哪一青铜器的描述

A. 利簋    B. 毛公鼎    C. 司母戊鼎    D. 四羊方尊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和变革的时代。在这一“时代”

A. 铁农具和牛耕得以使用及推广    B. 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

C. 八王之乱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D. 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战国时期,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确立新的政治秩序,不断壮大国力,各国竞相采用的方式是

A. 争夺霸权    B. 变法改革    C. 创办私学    D. 兴修水利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副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A. 都江堰    B. 长城    C. 灵渠    D. 阿房宫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以下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史实是

A. 佛教传入中国    B. 道教在中国兴起

C.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D.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某历史兴趣小组整理了一些名人名言(如下图)。这些言论反映出下列哪一学派的建立、传承和发展

A. 道家学派    B. 儒家学派    C. 墨家学派    D. 法家学派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有网友评价秦始皇:“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吞并八荒,六合一统,千古一帝,夺万世之潇洒。”该网友评价的主要是秦始皇哪一方面的功绩

A. 开始启用“皇帝”称号    B. 修筑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C.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街    D. 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和法制的统一等,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及监察官员的主要职责。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①丞相

②刺史

③御史大夫

④太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鲁迅说:“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秦始皇发布“焚书坑儒”令    B. 秦始皇下令统一全国文字

C. 秦始皇下令统一全国度量衡    D. 秦始皇下令修筑万里长城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随从西出长安,踏上前往西域的征程。其目的与下列哪一事件类似

A. 蒙恬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B. 楚汉相争,得民心者得天下

C.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D. 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繁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一进为过厅,内院有双鹤对舞……二进为堂屋,堂上置樽酒,主客对酌……楼下系一猛犬,有仆役执帚清扫。”东汉画像砖中这一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反映了

A. 光武中兴,人民生活安乐    B. 宦官专权,社会动荡不安

C. 外戚专权,政治腐败不堪    D. “文景之治”,经济繁荣发展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一次次地回望,回望长安城内的万家灯火。......你为干戈而来,为凿空西域而来,匈奴虏你十年,你......却收获了一条灿烂千年的丝路。”材料中的“你”指的是

A. 甘英    B. 张骞    C. 班勇    D. 班超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司马迁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下列内容可能出现在《史记》中的是

A. 河姆渡聚落的兴衰    B. 探寻秦国崛起的原因    C. 道教的兴起与传播    D.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下列成语故事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A. 朝秦暮楚    B. 草木皆兵    C. 三顾茅庐    D. 破釜沉舟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三国之一的吴国,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它的都城建业在今江苏南京。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A. 曹操    B. 刘备    C. 孙权    D. 司马炎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从下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 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 北方民族大量迁往中原    D. 中原人民大量迁往江南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黑板上写着四点信息:“4世纪晚期”以少胜多”“为南方经济持续发展营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北方再度陷入混战割据状态”。与这些信息相关的战役是

A. 淝水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官渡之战    D. 牧野之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过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在其统治时期都迁过都。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

A. 长安    B. 咸阳    C. 洛阳    D. 成都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某位历史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张名人卡片(如下图)。其中,空格处不能填写的内容是

A. 数学名著《缀术》    B. 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

C. 先进历法《大明历》    D. 著有《水经注》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段材料说明农业的发展要

A. 改革生产工具    B. 遵循自然规律    C. 注意施肥方法    D. 大力开垦荒地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 钟繇    B. 王羲之    C. 胡昭    D. 顾恺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制度可以保障国家的长久兴盛,但一成不变的制度却会把国家送进坟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周室笼络天下的时候,尚且害怕外界的侵犯;抵御侵犯的措施,没有比亲近亲属更好的了,所以用亲属作为周室的屏障。

——译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二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

——《左传·宣公三年》

材料三 巧妙措施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涉及的是什么制度?谈谈“周室”实行该制度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楚庄王问鼎中原是以什么名义号令诸侯的?这段材料又反映出了怎样的社会特征?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了解决分封王国带来的弊端,秦朝和西汉王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言之有理即可)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责族,出生于战国末期韩国的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郑韩故城)。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他与秦相李斯等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

材料二  经过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变法侵犯了责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商鞅失去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太子即位后,贵族控告商鞅谋反,商鞅有口难辩,只得逃亡。

材料三 孝文帝实施的汉化政策中最重要的,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魏书·威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的思想主张。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2)材料二中的商鞅变法的结果如何?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变法中的两项措施。

(3)材料三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改革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使材料二、三所述的两次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评价一次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