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东莞市堂星晨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世界三大宗教都首先形成于(  )

A. 欧洲    B. 亚洲    C. 非洲    D. 美洲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面三幅图片均与哪一宗教相关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说:公元1500年以前的世界历史实质上正如这里所阐释的,是欧亚大陆的历史。 下列哪一事件打破这一状况?(  

A. 丝绸之路开辟    B. 新航路的开辟

C. 郑和下西洋    D. 罗马帝国的扩张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卢梭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孟子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独立宣言》内容的是( )

A. 一切人生来平等

B. 人人有追求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的权利

C. 人民有权利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了革命爆发②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③革命都以暴力斗争方式进行       ④革命后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拿破仑说:“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法典》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小名同学在《大国崛起》第四集《工业先声》(英国·下)中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某工厂烟囱林立,黑烟滚滚。历史上导致这一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    B. 人们纷纷投资手工业

C. 工业无产阶级的兴起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三角贸易”的主要罪恶是(  )

A. 倾销商品    B. 贩卖黑奴、掠夺金银和生产原料

C. 资本输出    D. 推行奴隶制度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

A. 俄国十月革命    B. 新中国成立    C. 宪章运动    D. 巴黎公社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有很多相同点,下面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 战争期间都颁布了重要的文献

B. 都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了障碍

C. 前者以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

D. 都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获得“解放”的农奴(     )

A. 只能从事农业生产    B. 可接受免费义务教育

C. 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    D. 可免费获得一块份地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大发明是(  )

A.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输变电技术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研究国际关系学的专家大多数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矛盾加剧的根本原因是(  )

A. 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占领殖民地的多少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领导南美起义军打败了

A. 荷兰殖民者    B. 葡萄牙殖民者

C. 西班牙殖民者    D. 英国殖民者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美苏争霸的影响    B. 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C. 长期战争的破坏    D.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句话评价的是:

A. 三国同盟    B. 三国协约

C. 雅尔塔体系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图是距今90多年前的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一份和约。以下条文中,体现该会议分赃性质的一项是(   

A.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C.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独立

D.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上台就宣布实行“新政”。在同一年里,大洋彼岸的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B. 德军闪击波兰

C. 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D.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二战电影精彩片断:1944年6月,50万盟军官兵集结完毕,等待执行一项危险的命令。对他们来说,这或许就是生命中最后一天。这群盟军官兵要执行的命令是(    )

A. 从敦刻尔克撤退    B. 增援珍珠港

C. 保卫中途岛    D. 横渡英吉利海峡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当今世界有许多重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力量携手合作,共同抵抗邪恶和暴力的标志性事件是(   

A. 英法对德宣战    B. 苏美对德宣战

C.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促使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二战远离美国本土,对经济破坏较小,相反却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②积极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注重科教兴国

③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宏观调控,创造比较有力的发展环境

④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经济援助,使美国如虎添翼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日本在这两个时期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A. 获得美国援助    B. 对外侵略扩张

C. 重视发展教育    D. 强化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崩溃的事件是:

①东欧剧变     ②美国衰落       ③西欧崩溃        ④苏联解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中最激烈的较量之一是(    )。

A. 第一次柏林危机    B. 越南战争

C. “星球大战”计划    D. 古巴导弹危机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尽快恢复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又一次处于新的危难困境之中。

——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材料二:“斯大林说,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的做法……苏联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只要发展了重工业就实现了工业化。”

——徐天新主编《世界通史》

请回答:

(1)面对材料一所说的“危难困境”,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斯大林认为实现工业化的途径是什么?

(3)1928年—1937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什么问题?这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的船队到达各地,先会见当地的国王、首领,赠送礼品,表示通好的愿望,邀请他们访问中国。接着,就同当地的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国王派人和他们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 ⋯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如下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

问题一:

(1)材料一中的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2)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问题二:

(3)19世纪中叶以前,中日两国都实行了哪一对外政策?

(4)材料三提到的中国“被迫敞开国门”是从哪一战争和哪一条约开始的?

(5)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效仿西方走上对中国的侵略道路大大加重了中华民族灾难的事件是什么?

(6) 该事件以后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财富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问题三:

(7)从材料三的两幅图中你能得什么信息?

(8)出现材料三第二幅中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9)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如何去应对材料三中的现象?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