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含解析)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面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   

A. 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D. 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

A. 背景    B. 目的    C. 性质    D. 作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

A. 开设工厂    B. 割占土地    C. 增辟通商口岸    D. 获得赔款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 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 师夷长技、自强

B. 民主、科学、新青年

C. 民族、民权、民生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右图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A.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世纪90年代列强对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利于其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

A. 开放广州、厦门为通商口岸    B. 中英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以海关税作为战败赔款担保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侵略与屈辱    B. 救亡与探索

C. 反抗与斗争    D. 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据表内容,可以推断该新式学堂创办于是(  )

表 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部分)

时间()

课程内容

1862

英文

1863

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

1867

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 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 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北伐战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人进入日本在苏州开设的工厂里做工,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 )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总理衙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共和之路】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犹火器万不能及。……中国犹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先富在民,而国本益固。”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派的主张?他们掀起什么运动?其目的是什么?

(2)这一派别的典型代表人物有哪些?(列举两例)

(3)为达到材料一、材料二的目的,他们分别创办了哪些企业?(各类各举一例)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材料二: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材料三:《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1)材料一中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此事”指废科举,此事发生于哪一年?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的作用。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中国近代化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材料二:李鸿章大事年表摘录

1863年,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

1865年,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1871年,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年,奏设开平矿务局。寿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开始着手组建北洋海军。

1879年,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请政府内部哪一派别的主张?这个派别的主张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2)写出材料二中李鸿章所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各一个。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写出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材料三: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1)材料一所列两位历史人物都属于哪一政治派别?请你再列举出这一政治派别的两位代表人物。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些企业的创办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1898年我国中文报刊统计

时间

报刊总数(种)

华人创办报刊数(种)

华人创办报刊数比例

1895

7

3

43%

1898

47

39

83%

 

材料二 1895年春,梁启超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情愿的公车上书。1898年,梁启超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问题:   

(1)19世纪晚期,华人创办报刊数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变法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比较洋务运动和该历史运动在学习西方内容方面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该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2年9月23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使用。海外媒体纷纷发表评论:中日对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之际,“辽宁”号航母改变中国海军结构,改变了中日力量对比,强化远海能力,是中国强大实力的体现。抚今追昔,看到我国海军今日之强大,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110多年前的中国海军以及那场耻辱的黄海大战。

问题:   

(1)在黄海发生的这场海战属于哪次侵略战争的一部分?此战中,率领致远舰英勇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是谁?   

(2)日本为什么发动这次战争?你知道战争名称的由来吗?   

(3)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在这场战争中日军犯下怎样的滔天罪行?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材料二 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三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说说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有何积极意义。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百日维新”失败后保留下来的教育成果是什么?   

(2)科举制产生于我国的哪一朝代?何时被废除?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材料二: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项目

国别

参战舰数

装甲情况

总排水量(吨)

平均航速(海里/时)

鱼雷发射管数

火炮总数

鱼雷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46.33

36

268

0

 

材料三: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   

(1)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并概述“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与日本舰队存在差距?   

(3)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黄海大战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4)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等洋务派的作为主要涉及哪些领域?   

(2)材料二中李鸿章如此“伤感”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读书人、世俗功利之人和梁启超对李鸿章分别是什么评价?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

材料二: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材料三:《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材料一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状况最终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危害是什么?   

(3)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一,二,三,请为以上探究确定研究主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图中人物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材料二:图中人物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人物实行变法主要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3)材料二中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戊戌变法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主要作用。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1866年

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并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直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2)材料中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3)指出“自救之路”的历史进步作用。概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