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班里组织讲故事活动,老师要求每位同学讲一个发生在隋朝的故事。虽然大家的故事都很精彩,但有一位同学讲的故事却不符合要求,他(她)是谁呢?( ) A. 开凿大运河的故事 B. 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 C. 修筑赵州桥的故事 D.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
2. 难度:简单 | |
年号多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
3. 难度:简单 | |
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 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 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
4. 难度:简单 | |
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奖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5. 难度:简单 | |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 A. 《开皇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
6. 难度:中等 | |
2014年6月22日,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图)这里的“大运河”( ) A. 以天津市为最北端 B. 与隋朝大运河完全相同 C. 在唐朝时开凿贯通 D.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
7. 难度:简单 | |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诗中所绘的情境最早出现在( )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
8. 难度:简单 | |
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两晋寒门子弟做官的比例比较低 B. 隋朝寒门弟子读书最用功 C. 隋朝寒门子弟做官较前朝比例开始明显上 D. 隋唐寒门子弟做官比例上升与实施科举制有关
|
9. 难度:简单 | |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 A. 朝鲜 B. 印度 C. 日本 D. 越南
|
10. 难度:简单 | |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地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11. 难度:简单 | |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国家统一 B. 政权并立 C. 三国鼎立 D. 和平共处
|
12. 难度:简单 | |
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 A. 西夏建立 B. 澶渊之盟 C. 金灭北宋 D. 元朝建立
|
13. 难度:困难 | |
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 A. 宋代国家统一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代商业繁荣 D. 宋代民族融合
|
14. 难度:简单 | |
2011年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它对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 西域都护 B. 市舶司 C. 行省 D. 宣政院
|
15. 难度:简单 | |
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杂耍踢球,听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 A. 交子 B. 瓦子 C. 市舶司 D. 会子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 ) A. 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 B. 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C. 一边喝茶一边听讲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D. 驾驶配备指南针的船去海上捕鱼
|
17. 难度:简单 | |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这一制度是( ) A. 行省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厂卫制
|
18. 难度:简单 | |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完颜阿骨打 D. 耶律阿保机
|
19. 难度:简单 |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族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苗族 D. 白族
|
20. 难度:简单 | |
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大的早点食品,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A. 岳飞 B. 郑成功 C. 文天祥 D. 张骞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联——“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瀛”指的是哪一个国家?对联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哪一位历史人物? 材料二 电视剧《西游记》唐僧剧照(如下图)
(2)材料二中的人物原型是历史上的哪一人物?他“西游”的目的地是哪里? (3)材料一、二中相关人物的事迹表明当时政府实行了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
|
22.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 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你能从材料一中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指出秦隋 “一朝而败”的原因。 (3)唐朝时期,,你认为应由材料二中的哪个部门执行? (4)你从材料中可以得到哪些治国经验?(写出两例即可)
|
23. 难度:中等 | |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材料中提到宋代出现了“纸钞”,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 (2)材料中“纸钞”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中“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并迅速在国内推广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4)材料中城市“娱乐”生活的主要表现场所叫什么?其表演的场地叫什么? (5)材料认为“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宋朝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外贸易的发展?
|
2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4)根据材料内容,请写出当时所并立的政权有哪些?
|
25. 难度:中等 | |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技术篇】 (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民族篇】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材料中的松赞干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材料中的“公主”指的又是谁?【外交篇】 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3)依据材料,从范围、内容两个角度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范围: 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朝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