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 ) A. 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 B. 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 C. 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 D. 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
|
2. 难度:简单 | |
秦统一后,围绕着在地方采取何种统治方式的问题,君臣之间发生过激烈争论。最终,秦始皇在地方推行(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
3. 难度:简单 | |
“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 A.经济发展 B.吏治清明 C.人才济济 D.生活奢侈
|
4. 难度:中等 | |
一博物馆进行了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一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这个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A.宋代民族的融合 B.宋代商业的繁荣 C.经济中心的南移 D.海外贸易的发达
|
5. 难度:简单 | |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
6. 难度:中等 | |
“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古代对外交往中充分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历史事件是( ) ①鉴真东渡 ②丝绸之路 ③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④戚继光抗倭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
|
7.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分别是设置了( ) A. 西域都护和宣政院 B. 西域都护和驻藏大臣 C. 伊犁将军和宣政院 D. 宣政院和驻藏大臣
|
8. 难度:简单 | |
中国近代历史上,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 难度:中等 | |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维新变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①②④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电影《甲午风云》
|
11. 难度:简单 | |
1947年夏,“刘邓的部队超过陇海铁路,向南猛插300英里,在鄂豫皖边界……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 ) A. 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 B. 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态势 C. 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 宣告了国民党政权覆灭
|
12. 难度:简单 |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图是其曲折发展示意图,F1 是它发展的动力,F2 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 F2 (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国民党发动内战 D. 辛亥革命的爆发
|
13. 难度:中等 | |
结束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香港澳门回归
|
14. 难度:中等 | |
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里程碑”指的是( ) A.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B. 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C.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制订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5. 难度:简单 | |
习近平主席说:“他离开50年了,但他的精神永恒。见贤思齐,我总是把他当作榜样,对照自己。”“他”就是带领兰考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的( ) A.焦裕禄 B.邓稼先 C.王进喜 D.雷锋
|
16. 难度:中等 | |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17. 难度:中等 | |
这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这项制度指的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社会保障制度
|
18. 难度:简单 | |
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
19. 难度:简单 | |
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世界”被发现是指( ) A. 工业革命 B. 新航路的开辟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
20. 难度:简单 | |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促使英国崛起和发展的因素有 ( ) 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最早开展工业革命 ③充分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④开展三角贸易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
21. 难度:简单 |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他率领起义军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南美洲地区,原来统治这些地方的殖民国家是( ) A. 英国 B. 荷兰 C. 西班牙 D. 葡萄牙
|
22. 难度:简单 | |
如果让你从“五月流血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国大典等内容中归纳和提炼一个学习的主题,以下名称最恰当的应是( ) A. 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 B. 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C.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
23. 难度:简单 | |
“科技领先→涂炭世界→惨遭肢解→重新统一”描绘了当今社会哪一国家( )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日本
|
24. 难度:简单 | |
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创伤,下列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中国都是战胜国之一 C. 战前都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D. 两次战争性质不同
|
25. 难度:中等 | |
二战后到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其相同的原因不包括( ) A. 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B. 利用美国经济援助 C. 组建区域经济组织 D. 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
|
26. 难度:中等 | |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但若改革背离了国情则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20世纪80年代。因改革失败而导致了国家性质改变的国家是( ) A. 苏联 B. 中国 C. 德国 D. 日本
|
27. 难度:简单 | |
下面两幅图片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资料。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一超多强”局面
|
28. 难度:简单 | |
20世纪50年代末,用武装斗争方式结束了美国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的拉美国家是( ) A. 海地 B. 巴拿马 C. 古巴 D. 智利
|
29. 难度:简单 | |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匹配的是( ) ①“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②“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③“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A. ①牛顿 ②爱因斯坦 ③达尔文 B. ①爱因斯坦 ②牛顿③达尔文 C. ①达尔文②爱因斯坦③牛顿 D. ①牛顿②达尔文③爱因斯坦
|
30. 难度:中等 | |
中国历史上的对外交往既充满艰辛又闪耀着智慧。请你结合以下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种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表现为一口通商(广州),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此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也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 。 ——选自中国历史网 材料三
(1)请你根据材料一回答张骞通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 ? (2)根据材料二 概括出这一政策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回答,图1这次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却受到战败国的待遇,英法美操纵的巴黎和会强行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什么反帝爱国运动? (4)根据材料三回答,图2与20世纪70年代哪一次外交胜利有关?(1分) (5)根据材料三回答,图3反映的事件是邓小平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实践?标志着我国在完成什么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6)根据材料三回答,图4身着唐装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参加了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哪次多边外交活动? (7)综上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世界舞台,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我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 ——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1945年8月的广岛 (1)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 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2)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请你各举一例日军犯下的侵华罪行。(2分)材料三反映了日本的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什么? (3) 以史鉴今,请你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提出建议。
|
32. 难度:简单 | |
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美国的崛起”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陈明同学选取了以下素材: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 材料三: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四: 请回答: (1)美国在它最初发展的过程中扫除了两大障碍。两大障碍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2008年是美国大选年,结果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56届总统。总统竞选是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美国民主政治体现的是孟德斯鸠的什么原则。 (3)材料三反映美国充分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列举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两项重大发明的发明者分别是谁。 (4)材料四反映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巨大影响。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奥巴马实行的83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更像罗斯福新政。请指出奥巴马新政与罗斯福新政在应对经济危机中所体现出的共同特点。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崛起的经验对当今中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两条即可)
|
33. 难度:中等 | |
近代以来中外历史上各个国家通过革命、改革,不断的追求民主、法制、科学;民主、法制、科学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潮流。请你回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废除专制,实行共和”进行了系列斗争。请举一例。并写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意义。 (2)在世界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中英国、法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各是什么? (3)思想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是怎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