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2. 难度:简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
3. 难度:简单 | |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建成通车 ③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④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内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 D.共同繁荣
|
5. 难度:简单 | |
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A.生产合作社 B.赎买 C.集体化 D.大包干
|
6. 难度:简单 | |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完成“第二次巨变”的领导人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胡锦涛
|
7. 难度:简单 | |
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它反映的史实是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实施“一五计划” D.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
8. 难度:简单 | |
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 要请我们进去。”他说的“请我们进去”是指 A.中印建交 B.出席万隆会议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美建交
|
9. 难度:简单 | |
尼克松曾说:“(1972年)我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在这个星 期里 A.中国参加了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0. 难度:简单 | |
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 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11. 难度:简单 | |
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 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A.建立经济特区 B.实行“一国两制” C.建立直辖市 D.建立特别行政区
|
12. 难度:简单 |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该 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 B.中小城市 C.大城市 D.国有企业
|
13. 难度:中等 | |
“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 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
14. 难度:简单 | |
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 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5. 难度:简单 | |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内地——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
17. 难度:简单 | |
20世纪70年代,中国有一项体育项目,打开了中美之间友好往来的闸门,此项目是 A.羽毛球 B.乒乓球 C.排球 D.篮球
|
18. 难度:简单 | |
“一国两制”构想不适用于下列哪一地区 A.深圳 B.香港 C.台湾` D.澳门
|
19. 难度:简单 | |
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 士时强调,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 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入联公投”
|
20. 难度:简单 | |
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主权的最重要因素是 A.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祖国统一,众望所归
|
21.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某校 八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准备】 (1) 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举出两种途径)(2分) 【历史溯源】 (2) 请你帮助小红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4分)
(3) 2014年3月19日至2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米歇尔的中国 之行有助于深化中美关系。40多年前,哪一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分) 【活动总结】 (4) 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1分)
|
22. 难度:困难 |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吧!(8分) 【富强之梦】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1) 材料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以此为开端,中国人民探 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带来了“光明前景”?(2分)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92年他在南方的谈话,促成中国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为改革开放打开新的局面。 (2)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新的经济体制”是什么?(2分) 【统一梦】 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 ——出自《中共十八大报告》 (3) 为了早日实现“统一梦”,我国政府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这个构想最早在哪个地区得以成功实践?(2分) 【圆梦篇】 邓小平同志曾讲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同样道理,不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能停留在梦中。 (4) 根据材料回答,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什么?(1分)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对于建国初我国工业的落后状态,做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话:“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 材料一中我国工业呈现出怎样的状况?鉴于此状况,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重点是发展哪一行业?(3分) 材料二 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
(2) 材料二中出现的情况最早应出现于哪一年?(1分)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1979年1月1日社论 (3) 依据材料三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是因何产生的?(1分)根据材料指出“战略 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1分)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1分)
|
2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6年我国农业发展简况
(1)材料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2分)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出现的两个急躁冒进的失误。(2分) 材料三: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3) 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得 益于哪一政策的实行? (3分) 材料四:中国农业部验收组公布,“他”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这意味着中国可以节约大量耕地,用以种植其他有着较大供需缺口的作物。 (4) 材料四中的“他”是谁?(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