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元代高明在《琵琶行》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宋金时期
|
2. 难度:简单 | |
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
3. 难度:简单 | |
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 鉴真 B.玄奘 C.晁衡 D.戒贤
|
4. 难度:简单 | |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
|
5. 难度:简单 | |
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
6. 难度:简单 | |
以下哪一项发明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
7. 难度:简单 | |
学习隋唐历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分裂走向统一 B、文明曙光初现 C、政权分立与融合 D、繁荣与开放
|
8. 难度:简单 | |
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议 C.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
9. 难度:简单 |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
10. 难度:简单 | |
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严惩贪官污吏 B.提倡节俭 C.善于纳谏 D.重视农业生产
|
11. 难度:简单 | |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何时完成的( ) A、南宋时期 B、隋唐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
|
12. 难度:简单 | |
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包括( ) 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
|
13. 难度:简单 | |
金庸武侠小说名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
14. 难度:简单 | |
“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 A.弘扬佛法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
|
15. 难度:简单 | |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开始于( ) A、唐朝 B、元朝 C、汉朝 D、北魏
|
16.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7. 难度:简单 | |
“杯酒释兵权”事件是下列哪位皇帝所为( ) A.唐玄宗 B.宋太祖 C.宋太宗 D.明太祖
|
18. 难度:简单 | |
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南宋与金订立了和约 B.宋辽议和 C.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 D.经济重心的南移
|
19. 难度:简单 | |
曾经参加过北方的抗金斗争,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南宋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柳永
|
20. 难度:简单 | |
统一蒙古,被毛泽东誉为“一代天骄”的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
21. 难度:简单 | |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璀璨的时代,请将下面正确的地名与之连线: 1.宋代最大的港口 太湖流域 2.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 景德镇 3.宋代重要粮仓 泉州 4.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临安
|
22. 难度:简单 |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共3道题,共44分)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城市,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亚欧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请回答: (1)料一中“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三个原因?(6分) (3)列举唐时历时19年到印度求取真经,促进中印文化交流,回国后记录各国风情的典籍是什么?(2分) (4)作为中学生,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你会做些什么?(2分)
|
23. 难度:简单 | |
(16分)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上图描述的是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2分)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2分) B.余杭指今 (2分)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商人准备去南方购买茶叶,从洛阳出发到B点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填写河段的名称)(6分) (4)此河于哪一年开凿?(2分)它的开通有什么作用?(2分)
|
24. 难度:简单 | |
(12分)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一中货币主要使用于什么时期?(2分) (2)图二所指什么?(2分)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使用于什么地方?(4分) (3)图一和图二相比较,图二有何优点?(2分)图二的出现对北宋经济有何影响?(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