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料制家具 B.大米酿酒 C.石蜡熔化 D.水制冰块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 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C.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 |
| 3. 难度:中等 | |
|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 A.煅烧石灰石 B.点燃木炭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碳酸分解 | |
| 4. 难度:中等 | |
| 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吸附性 | |
| 5. 难度:中等 | |
| 市售的某种含氟(F)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Na2FPO3,已知F为-1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 ) A.+5 B.+3 C.+1 D.-3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 |
| 7.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B.CO能溶于水生成酸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可以在O2中燃烧 | |
| 8. 难度:中等 | |
|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 |
| 9. 难度:中等 | |
|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
| 10. 难度:中等 | |
| 一种无色气体X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Y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X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则气体X和Y是( ) A.X是CO,Y是CO2 B.X是CO2,Y是CO C.X是O2,Y是CO2 D.X是O2,Y是CO | |
| 11. 难度:中等 | |
|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 |
| 12. 难度:中等 | |
| 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又很快变黑了,你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 B.温度太低 C.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 D.试管口倾斜了 | |
| 13. 难度:中等 | |
| 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2个氧 C.都含有氧元素 D.都含有2个氧元素 | |
| 14. 难度:中等 | |
| 甲醛(CH2O)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C.一个甲醛分子含有四个原子 D.甲醛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1:2:1 | |
| 15. 难度:中等 | |
| “齐二药”假药事件是将“二甘醇”用于药品生产造成的.“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应:C4H10O3+4O2=2X+3H2O,而导致人中毒.X的化学式为( ) A.C4H4O8 B.C2H4O4 C.C2H2O2 D.C2H2O4 | |
| 16. 难度:中等 | |
|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 |
| 17. 难度:中等 | ||||||||||||||||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A.甲物质全部反应完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D.x为79 | ||||||||||||||||
| 18. 难度:中等 | |
| 下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 |
| 19. 难度:中等 | |
|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白膜使试剂瓶变得明净的最好方法是( ) A.用蒸馏水冲洗 B.用钢丝刷刷洗 C.用稀盐酸洗涤 D.用热水冲洗 | |
| 20. 难度:中等 | |
| 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 |
| 21. 难度:中等 | |
|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分子 ; ②3个铝离子 ;③碳酸钠 ; ④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 ; (2)填写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Fe2+ ;②  ;  ③H2O    . | |
| 22. 难度:中等 | |
| 将A、B两种物质各8 g,混合后加热使它们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发现B全部用完,生成新物质C 3 g,D 9 g,则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 . | |
| 23. 难度:中等 | |
| 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 (1)有毒的气体是 ; (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 ; (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 ; (4)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5)只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 (6)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 | |
| 24. 难度:中等 | |
| 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紫色石蕊试液的试液变为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石蕊由 色变为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 25. 难度:中等 | |
|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①CO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______ ③实验中图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Cu+CO2   | |
| 26. 难度:中等 | |
| 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KCl+3O2↑ | |
| 27. 难度:中等 | |
| 今有A、B、C、D、E五种装置如图所示.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所选装置用其代号字母表示)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的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______,收集装置选______,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K2MnO4+MnO2+O2↑   | |
| 28. 难度:中等 | |
| 某同学为探究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向6.0g石灰石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1.11L(该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1.977g/L).试计算: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精确至0.1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 | |
| 29. 难度:中等 | |
|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某同学实验前称得过氧化氢溶液42.5克,加入1克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下的固体与液体的总质量为41.9克,计算: (1)反应中放出氧气的质量? (2)实验中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