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711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18中国戊戌(狗)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17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0枚,银质纪念币7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该套纪念币

①能够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

②具有收藏价值,可以持续升值

③由国家发行,其购买力由国家规定

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要贯彻党的十九大部署,着力深化国企改革,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上下功夫。”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促进效益持续增长。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②国有企业在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发挥主体作用

③通过优化重组、推动“强强联合”,发挥国有企业规模效应

④国有资本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地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这说明我国财政能够

①增加财政补贴和信贷等融资手段对国有经济、国有支柱企业的扶持

②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创业创新,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

③优化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方面的供给,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

④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17年,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从蒙内铁路正式通车,到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首条生产线投产……“一带一路”成为国际热词,“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一带一路”建设说明我国

①顺应生产全球化,促进生产领域国际分工与协作

②主导“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进程,积极承担责任

③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战略转变的体现

④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71124日,合肥市物价局召开了公交票价改革方案听证会,现场参加人对公布的方案进行积极讨论,同时还通过网站和电话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帮助制定更加合理、实用的方案。社会听证制度的落实,既有利于引导公众涵养公共精神,理性参与公共事务,又有利于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尊重民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尊重民意是保证民主决策的根本途径

②推进民主政治必须倡导公民的公共精神

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才是有序参与

④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读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政府

①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②深化“放管服”改革,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执行既定的市场监管标准,严格规范企业行为

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扩大社会管理的范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于2017117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草案拟于20183月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按照草案的规定,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大产生,对本级人大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人大的监督。监察委员会按照管理权限,对本地区所有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察。设立监察委员会是基于

①强化监察职能的独立性的要求②国家司法机关更全面地行使监督权

③推动反腐工作法治化进程的需要④进一步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体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7114日通过,自201811日起施行。该法的通过有利于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②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③公民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近年来,牛蛙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某青年农民抓住商机,大量培育和饲养牛蛙。但起初因不熟悉牛蛙生活习性,导致大量死亡,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牛蛙饲养水平,他日夜蹲守在饲养场,潜心研究牛蛙生活习性,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当地有名的养蛙致富能手。该青年农民的经历启示我们

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③要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

④规律的表现复杂多变,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作家卢新华指出,人们在读“书本知识”“自然和社会”这两本有字和无字的书之外,更重要的还要经常反复地阅读“自己的心灵”。从中可以看出

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

③改造人的主观世界要比改造客观世界更加重要

④意识活动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要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712171034分,第二架C919大型客机进行首次飞行,开启C919全面试飞的新征程。试飞总工程师王伟表示,目前C919的全面试飞工作才刚刚展开,不仅难度大,而且风险高,未来几年中,为了取得最终的适航证,取得进入航线运行的资格,C919完成的试验验证项目要超过1000项。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②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③只有经过验证的认识才是正确认识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国核潜艇之父、被评为“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黄旭华,用毕生的学识和担当,承担起泱泱大国的命运与未来,将炽热的“中国心”镌刻在民族的百年战舰史册。他潜心核潜艇事业长达60年,将人生与祖国命运绑在一起,2017年又被评选为“敬业奉献类全国道德模范”。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②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社会的客观条件

③实现人生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④要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发展“互联网十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深化粮食收储、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使农业农村充满生机活力。

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促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依据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从中央政治局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到《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从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这次宪法修改,始终贯穿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精神和原则,是我们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生动实践,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生动体现。

结合材料,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按照上述程序修改宪法以及本次修改宪法的重要意义。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了中国人民站起来;新时期的发展,带动了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代的到来,则标志着中国人民正在强起来。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节点上,以“强起来”为主题的大型政论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现象级的舆论热点,为新时代的到来奏响了“强起来”的新时代主旋律。

这部纪录片从内容上看,重点采用了“顶天立地”的结构设计,前一部分重点叙述“国计”,后一部分重点关注“民生”,用国计民生的合力阐述了中国正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主题。影片的前半部分呈现了近5年中国在科技、建设,特别是重大国家工程、“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路、桥、车、船、港、大飞机、深潜、航天……场景、设备、工程、技术以它们的恢弘气势,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国力,也展示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特色。之后,影片又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主线,集中展示了近5年来中国在精准扶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生态和环境保护、教育、文化等众多民生问题上所出现的新变化。国家的强大,终极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祉,这一部分对于民生改善的生动呈现,前后呼应,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正意义.也阐述了中国强起来的深刻内涵。

中国强起来,不仅是国家强而且也是人民强,正如影片所传达,人民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人民强是辩证统一的。因此,主旋律从根本上来说,就应该是人民的主旋律。主旋律,如果能够保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如果能采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方式,如果能够尊重传播规律和借助市场力量,就可以真正成为人民的、大众的、主流的时代旋律。

(1)《厉害了,我的国》以纪录片的形式为新时代的到来奏响了“强起来”的主旋律,对观众产生了极强的感染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感染力的原因。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国家强”与“人民强”的关系。

(3)《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纪录片用“国计”与“民生”的合力阐述了中国正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主题。假如你是政协委员.请你分别为“国计”与“民生”提一份议案(拟定议案的题目即可,每个题目不超过2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