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肇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文科政治期中考试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于2015227日揭晓。感动中国人物普遍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忘我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人间大爱。这表明(  )

A. 道德信念对每一个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 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思想体系

C.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  )

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

③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④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16526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证实,发现首例“无敌细菌”病例,“无敌细菌”对现阶段全部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无敌细菌”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表明 (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全部内容

③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西方早期朴素唯物主义认为,联系世界万事万物的标准就是和谐。下列关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其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③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有其局限性 ④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阿杜的《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

A.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D.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这一观点属于

形而上学   主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   客观唯心主义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任何哲学都是 ( )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社会变革的先导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

A. 实践的观点    B. 革命的观点    C. 阶级的观点    D. 历史的观点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个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多年来,我们习惯于“人定胜天”的思维,滥伐森林、滥采乱挖破坏山体,从而导致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在强降雨诱发下发生特大泥石流舟曲泥石流告诫我们(    )

A.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    B. 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自然

C. 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质变    D. 要统筹全局,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自从网络流行语兴起以来,每年都有新的流行语出现。“供给侧”、“工匠精神一、“洪荒之力”在2016年网络流行语中排行前三位。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表明网络流行语

①是对客观事件的如实反映

②随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是对客观事件的创造性反映

④会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151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污染物总量控制等环保制度.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使整个社会对于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达到了可谓前所未有的程度;还进一步优化了环保“约谈制度”,由“约谈企业”改为“约谈政府”,采取诸多措施助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这说明(    )

①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③要注重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④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要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形成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消减雾霾,清洁空气。这说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   ②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③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够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16年中秋之夜,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我国将在天宫二号进行包括航空诱变育种在内的多种实验项目。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是近十年来随航天发展涌现的创造新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新技术。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重力仪为百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克的特殊环境,会使种子和微生物产生遗传变异。科学家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作为诱变因子,培育优良的生物品种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环境质量,这表明                (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意识的能动性突破客观条件,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的联系

③科技创新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的统一

④科学家可以利用太空特殊条件,实现实践与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而造福人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毒,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等传播,患者致死率50%以上,目前尚无有效疗法,但疫苗研制已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认识(    )

①证实了不可知论的合理性    ②受到了错误技术方法的干扰

③符合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④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

A. 社会性    B. 历史性    C. 直接现实性    D. 能动性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广西调研时强调指出: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要从过去坐等审批转向主动加强为企业为基层服务。”“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强调了(  )

A.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2016年11月,在伦敦地铁上由电影女星艾玛?沃森发起的“丢书大战”在我国的北上广上演。“丢书大战”本是为了推广公众阅读,但在北上广地铁上被“丢”的书籍却屡屡遭遇尴尬。要么无人问津,要么被地铁保洁人员当作遗落物品收走。即使被捡起书来,认真阅读的人也寥寥无几。这一遭遇表明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20174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新区位于京津保腹地,各方优势明显,土地水利环境地质支撑条件优良,发展空间充裕,正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这表明

①任何决策都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人为事物的联系并非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正在从有线到无线发展的手机充电器,即将迎来一场伟大的变革。最近美国学生卡特克研制了一种能够捕获能量波并将其转化成电流的装置,利用这种技术可以通过WiFi信号直接给手机充电。这表明

 

①科学技术可以创造新事物,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③事物的联系都是合理想象和合理推理的结果

④人类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具体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地震掀起的海啸,波及环太平洋53个国家和地区。核汇漏发生后,美国西海岸的空气中检测出放射性物质,我国在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区也检测出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这说明(    )

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客观性,在联系面前我们无能为力

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趋利避害 

联系具有复杂性,我们要透过事物的内部联系去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习近平主席指出:“亚洲各国就像一盏盏明灯,只有串联并联起来,才能让亚洲的夜空灯火辉煌。”习近平以“明灯”比喻亚洲国家,寄语各国只有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才能共同编织和平、富强、进步的亚洲梦。这表明我国

①在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 

②以美好意愿为基础建立与各国的具体联系 

③看到了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着联系 

④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实现最佳效果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A.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局部离不开整体

C. 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D.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材料一: 2016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努力目标是助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选择是坚持自身的和平与发展,同时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专家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正逢其时。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地球村”“休戚与共”等成为描述时代特征的高频词。面对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性、利益的共同性、挑战的共同性、治理的共同性,单一国家的命运叠加为人类的共同命运。这一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引领全球治理,体现国际责任,占领国际道义和集体行动的制高点。

材料二: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1)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内容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严格推行。推行期间略有微调,如放开“双独二胎”(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及部分省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生育第二个孩子),以及后来的“单独二胎”(夫妻双方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等。在2016年1月1日,中央决定实行“全面二胎”政策,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全面二胎”政策在历时5年的深入调研和论证后出炉,被外界解读为“顺应民意”,也是中国为保持“人口红利”最大化和持续性采取的还算及时或“略晚了点”的调整。这次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材料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1)结合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说明我们应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