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渔歌,就是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 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音乐艺术形式。这说明(  )

①音乐艺术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    

②歌谣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民间渔歌属于物质文化遗产        

④歌谣为人所创造和为人所特有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7410日,第35届洛阳牡丹花会在洛阳开幕,本届牡丹文化节以“相约千年帝都,共享国色天香”为主题。洛阳牡丹花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家级节会,每年的牡丹花都会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客商到洛阳投资兴业,为洛阳经济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这体现了(   )

A. 文化决定经济效益    B.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C. 文化影响经济活动    D. 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2010年我国“房市”再次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仅从文化层面来说,有人认为:我们是儒文化、农耕文化,重视不动产,“成家立业”,“成家”必有房。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房地产的特殊情结;不仅中国,反儒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房价都普偏高。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抑制房价上涨的根本措施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17420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迈向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重大航天科技成果。这主要说明

A.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决定    B.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C.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D.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   )

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 

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有利于向全球输出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吸引旅游和投资,还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重视推广国家形象是基于(  )

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国家形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源泉  

③国家形象决定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举办冬季奥运会,我们既要弘扬奥运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这体现出(  )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由作家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以孙家两兄弟为中心讲述了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百态,同时将城乡的发展历史真实地体现出来,用回归本真的质朴方式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这告诉我们(     )

文化创新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创作的出发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最忆是杭州”,201694日晚,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在西子湖畔震撼上演,古典诗词的巧妙融入,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让世界的目光齐齐聚焦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从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公开演讲及致辞,到由张艺谋执导的《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信手拈来的文学经典,令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人说,学好古典文学,才能看懂G20上的文艺之美。这说明(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独领风骚,引领世界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由此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的“新杂技”,在继承传统杂技的基础上,借鉴歌剧、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合灯光、激光等高科技元素,从重“难度技巧”转向重“创意”,大大增强了杂技的观赏性与艺术性,从而在欧美迅速兴起并传到中国。“新杂技”的产生过程体现了(  )

①文化创新才能促进文化发展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实现文化创新必须融合高新科技 

④文化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我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④文化创造活力能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 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团结统一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④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爱国主义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国姓氏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与女娲传说有关,姬.......姚等姓氏,都体现了母系社会的特征。这体现出(    )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表明(    )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利用西厢减少东厢的西晒;西北甘、青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这些特点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     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这首小诗的寓意是(  )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古代的工匠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令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的精品之作。而当下,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中,我们却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我们必须

①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汲取营养 

②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 

③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坚守自强不息这一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实现中国梦必须发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习近平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什么不能把中国古代经典诗词从课本中去掉?因为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必须发扬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峰.在大山深处教师育人的支那英.耶鲁大学回国扎根农村的秦月等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感动着亿万中国人。这说明优秀文化可以

A. 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

B. 中华文化比其它民族文化更优秀

C.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 中华文化同其它民族文化没有共性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漫画《恶搞名著》说明恶搞名著

A. 文化市场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B.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

C. 经典文化和流行文化是对立的

D.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多层次的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陕西调研时强调,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这说明,加强文化建设必须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②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③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④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当前,一些地方的“美好乡村”建设,比较注重文化硬件设施,如文化墙、活动广场、体育设施等。但文化软件建设投入不够,比如先进文化素材的挖掘整理、好人好事的宣传教育、提升村民文化素养的培训引导等。之所以要重视文化软件建设,是因为:

①先进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

③可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④有利于挖掘和弘扬生活中的优秀文化,培育“四有”公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孝文化.感恩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一个字,不仅形塑了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规范,更规范了国家的政治社会治理,并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从中国的孝文化中汲取正面营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弘扬孝文化的正能量,有效消除中国经济社会双转型的不和谐因素,是今日提倡孝道.弘扬孝文化的意义之所在。这说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应该(      )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当前,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媒介获得信息,各类型的媒体为满足大众多样化的需求也不停为消息注水,消费主义和娱乐诉求冲击着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在“唯点击为王”的利益驱使下,内容娱乐化、“标题党”、虚假新闻炒作等现象泛滥。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丰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④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决反对通俗、娱乐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的“体”有多种形式,从大的方面讲,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处理好“魂”与“体”的关系,就必须:

①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系体系统领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③不断加强文化载体建设,提高文化传播力

④大力发展各种性质的文化产业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冠军。“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中国女排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集中展示了为国争光的理想信念.团结奋斗的崇高风范.百折不挠的英勇气概.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和高超的运动技能,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极大地激发了13亿中国人奋勇前行的爱国热情,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1)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国女排精神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2)结合材料,说一说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央视一套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于2017年农历正月初二正式开播,节目首播时即被视为黑马,第二季更是在春节期间蹿红成为街头巷尾热议话题,引发了观众的极大共鸣。诗词这种传统文化难得受到如此热捧,相关人士指出,中国人的诗心一直都在,但需要被激活。《中国诗词大会》走红其实暗合社会中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也彰显一个事实;文化传承基因具备很强的生命力,如何利用诸如综艺节目.碎片化传播.在线教育等创新形式,影响广大民众的学习热情,是今后传统文化传承不客忽视的发展方向。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的原因所在。   

(2)《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对青少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五条标准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德才兼备标准高度一致.也是新形势下德才兼备标准的进一步发展和细化,使“德矛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落到实处。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打牢“不想腐”的思想基础;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保持“不敢腐”高压态势。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1)从思想道德修养的角度,说明我们党为什么要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用人标准。   

(2)上述材料对我们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有何启发?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材料一:某班同学就《来自星星的你》《继承者们》等韩剧在大陆热播的现象,展开了讨论。甲同学认为:“韩风劲吹”使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了伤害,应该禁止包括韩剧在内的国外电视剧在中国播出;乙同学认为:韩剧的热播,应该引起我们国家文化工作者的反思,一部好剧并不是闭门造车所能写出来的。

材料二: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根据,请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谈谈对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的理解。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