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内蒙古2018届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我国某企业日前宣布,历时5年攻关,成功研发出圆珠笔笔头用新型不锈钢材料。这将有效打破国外产品长期垄断局面,必将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的提质增效。当科技创新在单个企业发生时,可以通过一定传导途径向宏观层面进行扩散与转移影响经济增长。下面对这种传导路径的描述,合理的有

①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企业成本递减→获得递增的企业规模收益

②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下降→刺激消费带动生产发展   

③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同行业其它企业模仿与创新→产生行业集聚效应

④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吸引购买力回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下列做法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①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               

②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①推进公司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②加强劳动者队伍建设,以提高劳动报酬为重点

③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以社会效益为出发点       

④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由于中国加入了WTO 导致美国国内超过50000 家工厂倒闭和1000多万工人的失业,因此他建议对所有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45%的关税。下列选项中驳斥特朗普观点最具说服力的是

A. 要完善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国发展促进了世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B. 设置关税壁垒不仅不能保护美国企业,还会加速中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C.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提高中国产品关税,最终也会损害美国的实体经济

D. 中美经济贸易合作对双方都有利,而两国贸易战对美国来说其损害大于中国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题文)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拟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或者当事人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固定电话或者个人电子邮箱发送广告,这

①反映出我国公民可以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体现了立法机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努力提高立法质量 

③有利于强化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④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有利于维护广大电信用户权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民法总则自2017101日起施行。作为民事法律的指导性规则,民法总则的通过

①说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审议权

②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体现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决定权

④有利于更好保护民事权利,促进社会和谐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由我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6116日正式运营。作为最大股东国,我国完全有资格获得亚投行贷款项目支持。然而我国却做出决定,在亚投行成立初期暂不考虑申请资金支持,并向即将设立的项目准备特别基金出资5000万美元,以支持欠发达成员国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准备金。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①帮助欠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是我国应有的国际担当和义务

②我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是国际发展体系的建设性贡献者

③打造“命运共同体”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当今时代主题

④中国政府的举措实现了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公正合理有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表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部分讲话,字里行间或许可以体现我国文化战略的思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完成下表

文化强国战略的讲话摘录

《文化生活》道理

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对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文化与政治互相影响                         

e—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A. ①-a、d  ②-b、e   ③-c    B. ①-b、d  ②-a、e   ③-c

C. ①-c     ②-b、e   ③-a、d    D. ①-a、d  ②-c      ③-b、e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倾心畅谈,大杯痛饮。我希望长河悠远,岁月无痕,大地不老,阳光普照。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进步不是一个笔直的过程,而是一个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进步中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从哲学方法论看,这句话主要强调了

A. 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B. 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勇于面对和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

C.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

D. 人生价值的实现要顽强拼搏,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5G是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许多当前技术的演进,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2020年及更长的未来过度。可见

①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实现了科技创新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②科技创新是在与传统模式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的

③科技创新是以革命批判精神破除过去的观念和技术,就是辩证否定观

④科技创新总是吸收、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7年我国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有望上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①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是和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三农”问题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方某镇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民收入低,大量青壮年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土地撂荒现象严重。近年来,该镇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在自愿有偿的原则下,积极引导农民依法、有序、规范流转土地,通过“土地入股+土地租赁”解决了地块分散和撂荒的问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土地产出率均大幅提高。截止2016年11月,该镇共流转土地14780亩,占该镇田土总面积的45.5%,发展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上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产、种养殖大户、农业产业现代化龙头企业纷纷涌现。

材料二  2017年3月3日,全国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但再次登上热词榜,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们会上会下谈论的焦点。会议针对“东北三省工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专题协商,广泛听取一线工人、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等的不同意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23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出了一些很接地气的良策实招,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充分肯定,为党和国家之低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政策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对该镇经济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振兴东北经济的过程中,中共中央为什么重视发挥政协的作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跨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应如何激发中华文化的内在活力。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个人求助是公民个人为本人、为自己的家庭成员或近亲属,向他人或社会求助的行为。然而,有一些求助者,在自己有能力渡过难关的情况下,不向公众客观说明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过度强调或渲染自己遭遇的不幸。对此,有人认为,每个捐助者只要付出一点,求助者的生活质量就不会因为发生变故有明显下降,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大多数人则认为应制止这种做法,因为这样的求助多了,会使人们逐渐丧失社会信任感,那些真正面对困难而无力解决的求助者很可能被公众所忽视。

(1)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材料中人们看法不同的原因,并说明大多数人看法的合理性。

(2)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请你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