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政治试卷
一、综合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我国政府强调,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要改变以往主要依靠政府和部门单打独斗的传统方式,树立多元共治、社会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理念。其中,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进行违法举报,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促进“多元共治”。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角度,简要分折材料中我国“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理念。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某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是文化产业不发达。近年来,该省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科技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文化产业。

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措施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2016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该论断强调了哲学的地位和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②哲学具有批判和激励功能,并推动时代进步

③哲学是现实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具体知识

④真正的哲学引领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人生和社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将心灵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因此,有人总结幸福人生必须懂得必要的放下。下列关于放下的说法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是

①放下压力心态决定成或败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必然宽

④放下犹豫行动才有收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7 2 22 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通过建立全新肝癌起始动物模型,首次证明了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招募在单个肿瘤起始细胞阶段对肝脏肿瘤发生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肝癌发病机理和开发免疫治疗手段将产生重要影响。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②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科学实验是推动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

①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来指导人们的世界观

③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④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行动纲领出发来指导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专家称,白天大部分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和夜晚常看电视的人更容易肥胖,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不仅会改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会导致血糖上升。这告诉我们(  )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了《关于2017 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这次修订就政治而言变化不大,仍然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但考试大纲增加了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的考核。这种不变与增加体现了

①—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③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将实现质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科学家称,他们已经发明了一种铝电池,若使用在智能手机上,只需要一分钟就能充好电。而且,这种铝电池较锂电池更为安全,与碱电池相比更为环保。科学家希望新研发的铝电池能取代目前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中的锂电池。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才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依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事物,因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中,人们看到的线似乎是弯曲的,实际上它们都是笔直并相互平行的。人脑对图像产生的曲线幻觉体现了

①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局限性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主观创造性地反映客观事物的面貌

④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主观认识而改变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向社会发布,其突出亮点是提出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4次聚焦“三农”。“三农”主线的确定说明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③社会实践是变化发展的 

④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医学领域,一种革命悄然而至。长期以来以“心死亡”判断死亡的标准将被“脑死亡”取代。“脑死亡”不再仅是一种理念,而是已经有了首次实践。当然,其中必然伴随着争议,但这毕竟是科学和理性的选择,是对人的生命的最大尊重。从哲学上看,“脑死亡”取代“心死亡”成为判断死亡的标准表明(    )

①正确认识的形成往往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②没有实践的检验就不会有正确认识的产生

③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④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能源缺乏有目共睹.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探索廉价、环保、高效的能源制造方式。目前.科学家从大自然植物光合作用中获得灵感.制造出一种人造树叶.将水分解成氧和氢,可以生产廉价环保能源。这表明

①认识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③认识活动推动着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④认识的发展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           (  )

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无需WIFI 信号,点一盏LED 灯就能上网,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连接在一盏1W LED 灯珠上,灯光下的4 台电脑即可上网,最高速度率可达3.25G,平均上网速率达150 兆,堪称世界上最快的“灯光上网”。这说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人化”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认识和创造联系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两个事物之间都必然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将会让中国与各国联系更为密切,促进世界和谐发展。这体现了

A.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B. 要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C.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 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共享单车因符合绿色出行理念,有效解决人们“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在中国各大城市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加装私锁、恶意破坏、篡改车身二维码等问题,共享单车可谓“命运多舛”。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符合人们需要的事物具有无限发展前途 

②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要正视问题 

③得到人们支持的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④事物的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上升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中,与漫画“梦想是个鸡蛋,如果不及时孵化就会变臭”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A.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主要在供给侧。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含的哲理是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应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改革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创造条件改变事物固有联系方能实现质的飞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蒋捷在《虞美人·听雨》中写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 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C.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D.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这说明 

①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②静止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运动的特殊状态 

③稳与进是统一的,稳是量变,进是质变 

④要在对立统一中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列观点与漫画《最诱人处最危险》体现的辩证法思想相符的是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韩非: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住房的定位,标志着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回归居住属性。这说明 

①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房地产的属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变化过程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蒙牛澳亚国际示范牧场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牧场,运用科技废中淘宝,不仅实现了从工业废水到农业灌溉用水、奶牛粪便到清洁沼气、废沼液到有机肥料的循环利用,而且成为我国大型畜禽养殖场产业链发展的先行者。由此可以看出

A.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过程一般是由弊转向利的过程

B. 科技的发展能让任意矛盾的双方向对立面实现转化

C. 科学技术的提高使得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依存

D. 矛盾双方的转化需依赖于一定的客观条件才能完成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生活中,当我们的手伸进冰水时会感到刺骨的冷,但有人却说冰不冷,这一违背常识的说法对我们也有一些积极的启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冰的普遍性独立于冰的特殊性,所以冰不冷

冰的普遍性寓于冰的特殊性,不能说冰不冷

③“感觉是对的反映,但不在中,所以说冰不冷

④“不冷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冰不冷

A.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M 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改造本地传统的竹产品加工业,利用丰富的竹资源,开发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新型竹纤维产品。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继续深度开发竹资源。同时,还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结合材料,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材料中蕴含的哲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根据变化实际制定、调整、完善土地政策1982年1 月1 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1986 年6 月25 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将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分开;2016 年11 月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意愿,依法推行“三权分置”,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依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