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盐城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文化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的现象   ④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可以是天生的   ⑤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②⑤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下列属于文化的选项有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思想、理论、信念和道德

③民主选举、信访举报

④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

⑤商品贸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④⑤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 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C. 文化生产力对经济政治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D. 文化力已成为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人生的经历                   B、经济、政治生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科学文化知识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对“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 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 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

A. 民族语言文字    B. 民族习惯    C. 民族遗产    D. 民族节日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电影《致青春》自2013年4月26日公映以来,9天票房收入达4.3亿元,影片中很多故事情节以及回力鞋、海魂衫等服饰唤起了80后影迷们对青春时光的美好回忆。这说明(   )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贴近生活的文化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光棍节产生于校园,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而骄傲的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光棍节本来跟电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经过淘宝的包装塑造之后就成了一个购物狂欢节。2016年11月11日这天,天猫和淘宝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到200多亿元。这说明 (    )

A. 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 经济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我国传统春节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比如韩国、越南也过春节,但习俗不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韩国是祭祖、米糕汤;越南是祭神、粽子。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17年3月,历时3个月的“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艺术展在美国丹佛圆满闭幕。徐悲鸿的历史巨作《田横五百士兵》和《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许多美国观众为之震撼。材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时代精神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00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革命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这表明

A.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繁荣 

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 

C.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前进动力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文化创新领域中,我们可以采用的途径有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社会实践        

③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⑤革故鼎新博采众长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⑤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坚持文化创新,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应(   

A、外来文化会腐蚀传统文化,应坚决抵制 

B、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

C、外来文化是优秀文化,应该全盘吸收  

D、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都继承和吸收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华文化有着辉煌的历程,秦朝时期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B、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有力见证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对其他民族文化能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中华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给与了西方工业文明巨大的冲击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文字和文化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④文化是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⑤文化是文字发展的最高表现

A. ①②③⑤    B.     C. ②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民族精神是(   

A、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B、固定下来的,永恒不变的

C、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D、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句话的涵义是(    )

A.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民族精神

B. 摈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C.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全新面貌

D.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和建设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②团结统一  ③爱好和平  ④勤劳勇敢  ⑤自强不息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⑤    D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对待文化生活,我们应该(   

①看到文化市场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腐朽的文化传播②抵制低俗文化泛滥、净化文化市场③坚持正确的方向,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④反对一切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页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

A. 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D. 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2012年4月,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由1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强调中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医学,但现在全国中医除了数量少、业务量不足,在治疗方面也面临“中医西化”的尴尬局面。“中医西化”的现状所反映的不良倾向是             

封闭主义    守旧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下列各项能印证这句话的是 

A.2013年9月中旬,两岸三地在台湾北港朝天宫举行拜谒妈祖活动

B.2013年12月2日,中国成功将“嫦娥三号” 探测器发射升空

C.2013年12月3日,第五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

D.2014年1月3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 完成主体封顶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近年来,许多国家采取现代高科技手段对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目的是使文化遗产数字化,以便永久保存,并最大限度地使社会公众能享有文化遗产。由此看来,现代高科技的运用(   )

A. 不利于文物的保护

B. 为旅游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C.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 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源于荷兰著名电视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的《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因其独特创新的节目模式与实质性的超强影响力,一经播出,迅速风靡全国。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外国与我国的先进文化本质是一致的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④文化的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作为全国最大的贸易进出口窗口,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不仅为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为宣传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国全世界加大对广州的推介力 度提供了战略性平台。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③对外经贸活动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青海省境内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撒拉族传统民居篱笆楼,由于近年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建筑和编造技艺面临“失传”。目前,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政府这一做法的依据是

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遗产对于展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和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记者在山东农村采访时发现,开遍万村千乡的农村超市在为农民购买合格日用消费品提供便利的同时,还从诸多方面改变了农民过春节的习俗。以前农民每到春节都要大量准备年货,但是现在,由于超市开进乡村,农村购物与城市一样方便,不少农民春节不再大量准备年货,只是略微备点,够几天吃用的就行。这说明(  )

A、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习俗能够与时俱进

C、传统习俗经常变化           D、传统习俗不可捉摸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历史上的无数考验都没能征服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B. 中华民族有 伟大的民族精神

C. 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

D. 中华 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无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都有重要的表现内容。奥运会上的祥云、中国印,还有缓缓展开的卷轴让人感受到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而世博会上北京的风筝、天津的泥人、湖南的湘绣、河北蔚县的剪纸等,则让人目不暇接。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我国传统文化都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④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下列诗句属于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有(  )

①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③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在某班一次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讨论中,小王同学在发言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该发言

①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

②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

③承认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④正确地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20125月,一条名为《竟然是个汉字》的微博在网上疯传。不但是个字,念“gǔn”,而且还是一个多音字。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详细信息
35. 难度:困难

2014年3月5--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谈及目前对空气环境的治理问题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雾霾这个话题已经谈了六七年,但当时没有这么严重,还没有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GDP第一,还是健康第一,主要取决于发展观念。钟南山呼吁尽快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政府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力度,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10分)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某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材料一 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二 《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统一、鼓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1)材料一中反映了各国共同注重什么精神的教育?对我国而言为什么要弘扬这一精神?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