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普宁市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宋代黄山谷曾说,三日不读书,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可见

①读书是塑造人生的重要途径         

②读书是获得文化知识、提升素质的源泉

③读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④读书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文化伴随着每个人的生活。考试时,会不会作弊?公交车上遇到老人,会不会让座?一张废纸,会不会随便丢弃……都体现出文化人格。文化是每个人的心灵名片,人的行动都是内心文化的反映。这表明   

①文化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②文化是人类全部意识形态活动的反映

③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能透视其精神世界      

④文化素养只能在生活小事中培养出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实事求是”一词源自汉代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本义是指对待儒家经典的一种严谨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用“实事求是”一词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通过推陈出新,把它变成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为人们打开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境界。“实事求是”内涵发展的过程反映出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

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文化只有发展才能繁荣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④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16年2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以及中央电视台调研,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指出,只有转作风改作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真话,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表明

①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从文化角度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     

①奏响文化主旋律,实现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增强其民族性与继承性

③坚持洋为中用,充分吸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

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 这是斯蒂芬﹒霍金在他的《大设计》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  

①康德: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赫拉克利特:世界是由一团火组成的

③泰勒斯:世界由水构成  

④黑格尔: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一些刑侦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先确定嫌疑人有罪,然后把嫌疑人作案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罪证构想出来,再去查找人证物证,结果屡屡破案但也会办错案,这称为“疑罪从有”。“疑罪从有”思想在哲学上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朴素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无论他们争论多么激烈,但是他们始终也逃脱不了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回答。这个基本问题是

A.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 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C.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问题

D.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人说:“那座山在那里,即使你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山还在那里,实实在在存在.”拜恩的吸引力法则认为“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这两个观点分别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对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

B. 两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 前者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

D. 前者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后者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人口极速膨胀,国家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时隔30年后,人口老龄化态势十分严峻,国家决定将实施30多年的“一胎化”调整为“单独二胎”政策,接着全面放开二孩。此政策调整的唯物论依据是

A. 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C. 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 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北京时间3月14日.科学家近日研制出了一种能够改变形状和大小的新型材料,能造出新型便携式建筑、“动态建筑”,或者能改变形状的车辆,以提高城市空间利用。这种新材料的发明表明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造福人类的前提   

②人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③科技创新可以改变规律         

④人造物的产生改变了世界的物质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下图漫画“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启示我们

①成功离不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个人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客观前提

③重视外部联系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④尊重规律利用条件才能获得成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B.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C.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规律

D.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A.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 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的创作灵感源于经典的三体问题(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三体》讲述的具有大想象力的故事,故事植根于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一部分内容取自实际生活,让人回味无穷。材料说明

①现实生活是作家展开想象的基础       

②科幻小说是作家独特想象力的产物

③凭空产生的意识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④思维是地球最美丽的花朵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洪荒之力”、“蓝瘦香菇”……各种网络流行用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③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④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16年8月20日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本届奥运会冠军。这是属于中国女排的荣耀时刻。比赛中女排队员们临危不乱,一锤定音,克服种种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这体现了: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②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③按规律办事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拼搏精神决定着事情的成功与失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面对“互联网+”战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移动积极推进5G相关研究,围绕市场、技术、频谱、标准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由过去的1G发展至未来的5G,可以看作增加网络传输速率和扩充通信功能的一个演变。中国移动积极推进5G相关研究,体现了

①认识产生于人们实践的需要           

②人们永远无法认识事情的真相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随着社会的发展真理会变成谬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由于雾霾天气,2016年春节期间许多地方取消了焰火晚会,民众也自觉减少了烟花爆竹的燃放。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浓度限值监测指标写入“国标”,这表明我国环境保护进入了新阶段,民众环保意识也有所提高。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实践是适应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客观符合主观的过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医生,不打针,行不行呀?”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对白,道尽了多少病人的心声?研究人员近日公布了一款新科研成果——无针头注射器,它是一种喷射注射器,在没有针头的情况下,利用高速压力能够令药物穿透皮肤打进身体内,这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认识,而且被视为是喷射注射系统技术的重大改进,它让病患者告别打针之苦。这一事例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认识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         

④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循环往复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指出:由于地球自转,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涡朝会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了

①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动力  

②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③任何客观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任何真理都有与客观事实相符的属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事物联系哲理的课堂上。一位同学举例:在非洲东部的大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刺金合欢树。在它的周围,举腹蚁、天牛、介壳虫、长颈鹿形成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为了不让长颈鹿等大型食草动物吃合欢树的叶子,一些美国生物学家在6棵树周围围起带栅栏。10年后,那些受保护的树日渐枯萎死亡,而没有受到保护任由长颈鹿啃吃的树却依然长势良好。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事例反映具体事物的联系不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切合课题

B. 事例反映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切合课题

C. 事例反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切合课题

D. 事例反映自在事物的联系优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切合课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物理学有一条“熵定律”,该定律认为,开放的系统可以不断与外部交换能量和物质,从而有利于系统长期健康发展;反之,封闭系统则容易走向无序,导致原有结构的瓦解和制度的消亡。从哲学角度看,“熵定律”表明

A. 一事物与周围的任何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B. 任何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 联系是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D. 一事物失去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这段话主要是强调

A. 要重视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区别

B. 要看到整体的统率和决定地位

C. 要重视局部对整体的制约作用

D. 要注意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转化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立冬前后,江南一带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另外,立冬这天的当令食品是饺子。因为饺子源于“交子之时”。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这说明人们  

①认识到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

②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客观联系

③发现了立冬吃饺子的客观规律    

④将关于节气的智慧融入生活和生产实践中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描绘了一个通过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新事物在对旧事物的肯定中实现飞跃

③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体内成长的   

④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有人以韩非子的话“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来形容党员干部腐败对党和国家的危害。这说明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如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①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能引起事物质变的不是事物的量而是其内在本质

③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

④关键部分属性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属性起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A. 画饼充饥

B. 唇亡齿寒

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召开,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G20本身就是一座桥,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桥梁。下图是杭州G20峰会的会标,用象征二十个国家的二十根线描绘出一座桥形轮廓,桥的造型,寓意着G20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各国经济合作之桥、面向未来共赢之桥。并行的线条中的“o”寓意各国和谐共处,互联互通,团结协作的精神。

(1)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解读G20全标的内涵。

材料二 作为一种新型全球治理模式,杭州G20峰会展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具体说来,一是平等性。传统的国际治理模式中,发达国家占据绝对中心指定规则,此次G20第一次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平等伙伴同坐在一张桌子上。大家就国际经济事务平等协商、平等觉错。二是伙伴精神。G20打破了“与邻为壑”的就逻辑,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2)结合材料,说明杭州G20新型全球治理模式是怎样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可以概括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初心”二字让很多人的记忆回到入党时刻。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赵亚夫说,回想起打入党申请报告时的誓言,要一辈子听党的话,努力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五十多年来,他始终没忘记这个誓言,始终坚持在农村第一线,为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说明中国共产党要永远保持对人民赤子之心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共产党员怎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忽如一夜春风来,满城尽是自行车”。近期,网约单车在大城市纷纷亮相,这种用手机实现预约、租用、付费的网约单车,有利于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实现低碳环保很快成为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新宠,也成为资金和巨头争相投入的新赛道。然而,网约单车也遭遇不少尴尬:被盗、被破坏等现象时有发生,停车区域少,车道被占用各种违章也威胁骑车人的安全,甚至有网友直言“再坚固的车也抵挡不住一颗没有公德的心”。

(1)用“矛盾分析法”对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为网约单车健康发展支招献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