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甘肃省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钱钟书曾言:“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你认为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5年10月18日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式在福建省福州市隆重举行

②2015年10月12日白俄罗斯总统大选中卢卡申科胜出

③2015年10月7日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表示将支持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项目

④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5年8月24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基于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所特有

②可以更好地打造各地的文化形象与品牌

③可以为人们更好地缅怀先烈提供重要的物质载体

④可以教育民众铭记近代屈辱历史,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歌曲《中国话》广为流传,歌中唱道:“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中国人的话让全世界都认真听话。”这种“汉语热”的背后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体现了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C.文化是政治的反映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等环保标语处处可见。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些环保标语

①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④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网络上有关于“三个苹果改变世界”的段子: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走出蒙昧,有了文化;第二个苹果砸中了牛顿,使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科技的发展;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三个苹果改变世界”虽具有玩笑性质,却也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和科技的作用。以下关于文化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消费更加丰富使文化生产力作用凸显

③文化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基础

④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目前我国共有2400多座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这些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陈列展览16000余项,接待观众超过5亿人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从文化的特点角度看,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因为

①有利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有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我们看电视剧,中间看到夹杂着许多广告。这种植入式广告是电视剧收入的重要来源。植入式广告是通过文化传播的形式,在保证观众观看文艺作品的同时,让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达到企业品牌和产品宣传的效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

②广告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被动的、无目的的

④广告文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从上述观点可见

①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文化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能培养健全人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可见我国的传统节日

①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④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近年来,《媳妇的美好时代》、《甄嬛传》、《琅琊榜》等国产优秀电视剧,走出国门,在韩国、新加坡、印尼以及非洲的国家和地区播出,真正实现了国产电视剧从“拿来主义”到输出创新。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③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④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人们将自己读完的书放在公共窗锁,捡到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放回公共场所,下一位读者可继续图书“漂流”。该活动

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了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C、增强了读者的物质力量

D、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外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园地。建立孔子学院

A可以消除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别 B 有利于各国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

C 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基础 D 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孔子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老子的道生万物庄子的“天人合一等智慧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中繁衍生息。这主要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D.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互称“先生尽管不同年代和时期,先生一词只带的对象不尽相同,该词一直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一个尊称。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③两岸文化血脉相连、同根同源

④文化决定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民族生存的环境差异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思想运动的发展  

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下列对教育的文化力量认识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教育是年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欧洲文化遗产日活动的起源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法国最早设立,定位为全民共享发西兰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节日。如今文化遗产日已经成为整个欧洲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举行,活动期间有五十多个欧洲国家向公众开放大量历史性建筑,让世界各地的民众聚焦欧洲,感受文化传承。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C.保护文化遗产,增强民族优越感

D.保护文化遗产,必将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十五期间,中华文化开始更多走出国门,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已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近千个国际文化组织和机构有着文化往来。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

①各国人民相互了解

②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③维护某种文化的世界传统地位

④促进东西文化的趋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5年12月16日到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大会上礼仪小姐的青花瓷旗袍引来全世界注目的眼光,此款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结合了现在裙装的搭配形式,堪称服装界的设计典范。材料说明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③文化创新的基础是传统文化

④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启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需要

A.继承传统 B.学习借鉴 C.立足实践 D.推陈出新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有人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翻译成“if you want to watch more,please go upstirs”。显然,守着已经没有前者的意韵。这表明()

①人类应当统一语言,消除文化差异

②中文是最美好的语言,不应该再学其他语言

③文化之间有差别但别无优劣,各有千秋

④文化之前因有差别而需要借鉴,取长补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市”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语言文化               

②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习近平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艺术创作者

①以大众文化为文艺创作的源泉活水           

②深入群众实践并服务于群众

③关注并理解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④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家规是孩子行为培养的根基。老北京也有许多家规,例如:不许吧唧嘴儿;不许叉着腿儿;不许搅菜碟儿;不许筷插碗儿;不许说瞎话儿;未嫁姑娘不许站在窗前往外看…对于这些传统的家规,我们应该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固守传统,独树一帜

③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摒弃传统,顺应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大民间传说。四大民间传说属于

A.传统建筑             B.传统文艺          C.传统习俗             D.传统思想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材料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写下的名言。

材料二1942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首次由英文版翻译成中文,之后从1952年至1995年的44年间,一共印刷出版57次,发行250万册。这部小说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影响了几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请结合材料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谈谈读一本书对人的影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2015年10月15日至17日,以“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梦·让农民出彩”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滁州隆重举办。此前滁州已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农民歌会。

材料: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基础将更加稳固,农民朋友更加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农民歌会的举办无疑顺应这一期盼。滁州以歌为媒,广交四海客商。前四届农歌会期间,滁州共签约项目324个,总投资额达1069.1亿元。农民歌会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将会进一步带动滁州影视城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场文化盛宴,带来经济的迅猛快速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说明农民歌会的价值所在。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与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至今依然流传着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一梨园戏。为了适应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文化艺术需求,古老的梨园戏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泉州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等不同部门的共同重视与保护下,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梨园戏亦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海外,积极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与外国演员合作交流等等。梨园戏采取种种措施,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新模式,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梨园戏是如何焕发出勃勃生机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梨园戏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文化交流,以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