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哲学会向政治探索型方面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寻求在乱世中的立国之本、生存之道。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以下观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有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②历史是沿着伟人划出的轨迹谱写的

③英雄造时势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与所反映的哲学道理不一致的是

①“灌足(脚)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④“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项简单的行动,若能坚持21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若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365天以上,你想改变这个习惯都困难。下列名句蕴含哲理与此相同的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①精确把握联系存在的条件性和绝对性

②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③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④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5723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创新人口管理,探索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以加快城镇常住人口市民化和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步伐,推进城乡发展互促共荣。此次户籍制度改革

①旨在通过变革生产方式,推动社会性质改变   

②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③属于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属于社会实践活动,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强大动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在能力培养、品德教育、创造性激发等方面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应把中西方文化的优点结合起来,立足于我国国情,形成更能适应于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教育体制。这表明

①认识事物必须深刻把握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②实现对自身的否定就能推动教育体制的创新    

③引入西方先进教育观念是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④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应在强化个性中寻求共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笔下的“梅花”是消极地忍受,在凄风苦雨中窒息不堪的形象;而毛泽东则写道“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动人景象,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这说明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15年的改革浪潮一浪接一浪。伴随着改革进程,人们形成了一些新的观念、更新了一些观念;同时,改革进程也让人们坚信了一些认识、抛弃了一些认识。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之一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京津冀行政区划图》在制作过程中,将三地的数据资料在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取舍,而不是简单将原来三地各自的地图拼接在一起。这要求地图制作人员                                          

①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克服要素功能以提升系统功能

③立足局部以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④树立全局观念以选择最佳方案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当下中国经济领域最热的词汇就是“供给侧改革”。201511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供给与需求要尽可能对称和平衡。以前提到经济增长,条件反射就是要扩大需求,刺激消费。现在要换一种新思路、新方法------供给侧改革,即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从唯物辩证法角度,“供给侧改革”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

①制定经济发展策略,要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②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只抓一点不计其余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经济政策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做出一定的调整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该曲线显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从哲学角度看,该图启示我们

满分5 manfen5.com

 

①要把握好事物量变中的“度”   

②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发展是由盛而衰的过程     

④要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无论是中国特色杜会主义,还是实现中国梦,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党的建设,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反腐倡廉,都需要全体党员干部脚踏实地的抓好落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实际工作。这是因为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把事情办好

③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④发挥意识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漫画《躲雨》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学会统筹考虑以实现最优目标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要善于在矛盾斗争性中把握矛盾同一性 

④要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和服务于集体利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成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 possible!”。下列说法中与之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C.江河竟注而不流                       

D.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要树立创新意识,就必须

①具有批判性思维   

②敢于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推翻一切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敢于进行理论创新,敢于根据创新的需要臆造有利的联系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有观点认为,中国人在饭桌上一定要让人喝酒、一定要让人喝醉的劝酒文化传统绝非是礼仪性的,而是有非常明确的实际功能即服从性测试和诚意测试。但随着社会发展、人际关系趋于正常,其实用价值降低,这种文化也就会逐渐淡出主流社会。这说明

①人际关系的具体形式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②社会观念的变迁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  

③社会意识不会与社会发展状况完全一致  

④社会形态的转变受到社会观念巨大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为了推动区域内教师交流轮岗,教育部进行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教师将无校籍,归于区县教委管理,由学校聘任,以此推动区域内的教师交流轮岗。2015413日,教育部公示了全国19个示范区的名单。按照计划,“县管校聘”模式2020年将在全国推广。这一改革,将打破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城乡教育公平化,这将是利好消息。而疲于奔命择校,花大价钱购买学区房,未来或许就该歇一歇了。此项改革的实施                                            

①旨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④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表明                                                    

①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④顺境中成功必然导致逆境中挫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大道多歧”,人生难免要面对抉择、做出取舍,这就需要我们

①根据主观需要制定客观对策                          ②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③从普遍真理中寻找特殊规律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①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②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会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④尊崇劳动的信念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决定性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梦幻般的发展屡屡震撼世界。在一些人心目当中,中国已从地区大国一跃成为世界大国。而就在前不久,作为美国政策制定重要依据的《全球趋势2030》报告提出,中国极有可能在2030年前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又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动。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锤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应该                                                          

①登高望远,用发展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于求同存异,拥有开放包容胸怀     

③宁静致远,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保持一颗平常心    

④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彰显决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成书于元末明初(14世纪)的小说《三国演义》,描写汉末、三国(184—280年)的战争,多次出现“火药”、“炮响”。但事实上,火药直到唐初(7世纪)才被发明,用于战争则又迟至宋、元。汉末、三国是不可能有“火药”、“炮响”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文学作品源于主观想象,不必拘泥于史实 

②文学创作总是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印记

③文学作品,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2015是雷锋逝世53年。50多年来,雷锋精神蕴含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好学,严于律己”、“在帮助和成就他人幸福中,也成就了自已的幸福人生”的价值追求,已经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雷锋精神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只能放弃自我价值

③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  

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近年来不断出现中国游客在海外的不文明行为的报道,使中国游客的文明素养屡遭质疑。2015312日,中国游客在泰国景区洗手台洗脚。2015910日,一名女游客在曼谷国际珠宝展上将价值200万人民币的6克拉钻石吞入腹中。类似不文明行为引发争议,网友观点不尽相同。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游客行为折射国家形象,应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②不同国家的文化是有差异的,产生不同行为是正常的   

③游客要尊重出游地所在国的宗教信仰   

④不同民族的文明行为有差异,但也有共同的文明行为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吉林省农安县旧称黄龙府的黄龙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1211日晚,新编历史故事剧黄龙戏《兴国皇太后》在北京隆重展演,为人们带来了一场艺术盛宴,丰富了文化市场。下列对于“文化”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就是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总和  

②文化源于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③文化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    

④文化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长春市十一高中组织全校同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各班自选经典篇目、自主编排,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开展这一活动的依据是

①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传统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和个人的成长的作用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一个德国人阐释的中国人与德国人表达个人观点的方式,这背后体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区别、相互交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造成了文化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探究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某省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促进文化与旅游、工业、建筑、商贸、体育、休闲等行业融合,有效延伸产业链条;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努力改变文化产业缺乏创意的状况。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该省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所采取的措施的合理性。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材料一:人们正在期待2016年春晚的到来,这是我国的第33个春晚。如今的春晚钱越花越多,事也没少干,但是观众却不买帐。面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春晚,观众的满意度却越来越下降。分析原因,有人说是形式问题,提出歌曲联唱、戏曲联唱是不是应该取消?有人说是明星问题,老面孔是不是太多?对此首届春晚导演黄一鹤说:“根本问题不解决,什么节目形式都没用,就是再多的赵本山也救不了春晚。”他说:“做电视文艺跟古代文人一样,就是要心怀百姓,不能从自我好恶出发,真正了解观众喜欢什么,跟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他们才能喜欢,才能办出群众满意的春晚。”

材料二:2015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出版发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认为: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要把握文艺的时代性、人民性,文化工作要不辜负人民期待、不辜负时代召唤,要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1)材料一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要把握文艺的时代性、人民性的理由。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国就不乏 “凿壁借光”“囊萤映雪”之类的读书故事和“开卷有益”的社会共识。但曾几何时,国人这种爱读书的文化传统似乎已风光不再。一组调查数据显示着当下的读书危机:中国每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2.37本,韩国11本,俄罗斯超过20本,日本32本,以色列最多达62本。

为什么当下中国会出现“阅读危机”?社会上有一些“不同声音”:有人怪罪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没有大把时间去读更多的书;有人说是信息科技惹的祸,它诱发了一目十行、浅尝辄止的浏览式、跳跃性和碎片化的“浅阅读”陋习;有人认为全民阅读氛围难以形成,阅读危机积重难返,阅读的软、硬件差,人们爱读书的习惯不可能再培养起来。

材料二:全民阅读,意义重大。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不同声音”的看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生活》相关知识,就“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选取其中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3)为配合“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请你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为自己所在的学校设计一项具体活动并说明理由。(例如:各班开设图书角,理由: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你设计的活动:

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