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和万事兴”的价值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是因为

①家风家教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②家风家教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精神境界,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定是美丽的精神家园。然而在我国,没时间阅读,阅读的快餐化、碎片化、娱乐化、功利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青少年热衷于数字化阅读,老年人喜欢的纸质图书被边缘化。针对这种现象,文化生产企业要引领阅读吸引阅读应

①承担社会责任,变公益为根本       

②关注不同群体要求,丰富图书品种

③提高图书品味,打造文化精品       

④提高文化鉴赏水平,远离文化糟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③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④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今年5月,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文博会专门增设了丝绸之路馆,优选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国内15个丝绸之路城市的传统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及演艺等内容参展,以促进沿线国家地区文化产业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等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商业贸易能克服时空局限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功不可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5年10月19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完善文艺作品推介传播等环节的评估标准,把票房收入、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发行量等量化指标,与专家评价和群众认可统一起来,推动文艺健康发展。这一措施

①强调了文艺创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②强调了文艺创作要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③强调了文艺创作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④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5312日,中国游客在泰国景区洗手台洗脚,此不文明行为引发争议。网友观点不尽相同。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游客行为折射国家形象,应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产生不同行为是正常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出游地所在国的文化习俗 

④不同民族的文明行为有差异,但也有共同的文明行为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邀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部分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展、参演,采取实物展示、销售、图片展览、多媒体演示、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等形式,将充分全面展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非遗保护有利于

①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③展示民族优秀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趋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这告诉我们

A.文化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  

B.传统文化都必须被继承并成为民族之精神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D.文化的不同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蒋兆和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的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说明

①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完善   

②文化创新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窗口,用国际化叙事方法”,不仅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更表达了中国人在新时代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用镜头下的“美食”传递着中国社会悄然发生的变化,以独特的人文视角继承表达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此部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能够体现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予经济重大影响

③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能够增强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从这部纪录片里,有人看到了美食,有人看到了乡愁,有人看到了传承,有人看到了国魂。这表明

①文化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近年来,重庆市某县把传统竹帘制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有效的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小小的民间传统工艺在促进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县的做法

①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②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有机交融

③实现了传统工艺的现实传承       

④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为迎接猴年新春,北京地区博物馆推出60余项文化特色活动,内容涉及文化、科技、历史、艺术等方方面面,让广大市民能够在春节期间享用到丰盛的博物馆文化大餐。这是基于

①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受者

②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③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多方面的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说,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人生足矣!他将国家发展兴盛作为最高目标,倾其所有智慧,成为我国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于敏的事迹中可以看出

①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②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实现完美统一

③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科学家特有的优秀品质

④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的一生起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15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向孩子们讲述抗战时期的少年儿童英雄故事,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开展这样的教育活动

A.有助于青少年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B.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

C.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D.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5年胡润慈善榜显示捐赠方向主要是教育领域,由去年的27%迅速上升到44%,成为历年之最。这是基于

教育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育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我国不同主题的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异彩纷呈: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特色社区、精品社区、无毒社区、青年文明社区、零家庭暴力社区等。这些活动

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②有利于提高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         

④能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规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为国家最高荣誉,国家设立国家功勋簿,记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及其功绩。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①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      

②加强文化管理,净化文化环境,  

③传播文明理念,促进科学发展      

④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古代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说明

①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     

④只有大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2015年11月20日,北京海淀、河北廊坊非遗联展活动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此次联展既有彰显“京作”皇家宫廷艺术雍容风范和富丽华贵的京绣、彩塑京剧脸谱、京西皮影戏、京剧盔头制作技艺、北京绢人等非遗项目,也有体现燕赵之地古朴厚重、豪放大气的以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等“燕京八绝”为代表的廊坊市非遗项目精品。关于此次联展活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燕京八绝”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这说明

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             

②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

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①②    B.②③①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媒介是承载精神产品的容器,现代社会媒介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中国首份3D报纸在湖北十堰问世,可短短4个月后,这份报纸就不见踪影,这意味着市场价值是最终决定创新是否成功的最根本标准。这说明

①没有继承的文化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      

②文化创新必须要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③新传媒取代旧传媒需要一个曲折过程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向迈进。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是要加快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 

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闭门会谈。习马都强调,要顺应民意,要加强两岸文化和教育交流合作,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同胞精神纽带。这反映出

①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创造力 

②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之中 

④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各国民众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迎接新年,如:韩国的穿草鞋登山、敲新年钟,英国的传统新年巡游活动,欧洲的冬泳,葡萄牙的斗牛比赛……透过世界各国不一样的跨年习俗,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不同民族文化特有的韵昧   

②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③不同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   

④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材料:“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中共中央2015年10月发布《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为“文艺繁荣发展大计”垒基砌阶、立柱支梁。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竟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面对丰饶而富于创新性和成就感的时代文艺景观与现实文化生态,领首认同者有之,拊掌称颂者有之,不置可否乃至不为所动和不予首肯者亦有之。对此,有专家认为,尽管见仁见智历来就是文艺作品和文化状况评判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是正常现象,但以解读和阐释的方式对之进行拔翳纠谬,以求返璞归真,也还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1967年5月23日,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在当时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屠呦呦所在的团队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197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她再次翻阅大量中医药典,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由于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的革命性的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瓜果飘香之际,习近平主席走进中亚,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椰树芃芃的东南亚,习近平主席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应者云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为密切欧亚各国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习近平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材料二: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从理念设计、总体框架到完成战略规划,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这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紧密的联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其也将给我国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如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基础设施落后,经贸法规薄弱,一些国家之间还存在矛盾等。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一带一路”的开辟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微公益----小行动筑成大梦想

“人之初,性本善”人们都有一颗愿意行善的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积少成多。虽然你没有亿万的身家,也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但是这并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从救灾济贫、扶老助残等,发展到心灵关爱、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等更广泛领域,让公益之光从城市到乡村,照亮每个人的心灵,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

公益成为一种精神,也正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它对于推动公民互助风尚的形成,对于中国扶危助困传统精神的光大都厥功甚伟。中华民族也早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传统。爱心传递爱心,感动催生感动。这种“传染”让人对生活产生美好的体验,对人生充满信心,对社会感恩,对他人友善,这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肌理,这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微公益,小行动,大不同,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

结合材料,从“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角度,说明微公益的文化价值。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