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②参加学校运动会 ③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④购买蔬菜、水果 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⑦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⑧某国议员竞选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⑦⑧
|
|
| 2. 难度:中等 | |
|
2015年国庆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阅读书籍,走进美术馆欣赏艺术品,走进博物馆参观历史文物。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人的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 ④文化决定人生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
| 3. 难度:中等 | |
|
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在布满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 ) A.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成不变 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
| 4. 难度:中等 | |
|
针对时下的古诗文教学,有专家提出,古诗文入课堂,留给学生的核心,显然不应是那些分崩离析、可以量化和默写的“知识点”,而该是对传统文化的更多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自然认同。该观点强调( ) A.古诗文不应成为知识传授的载体 B.古诗文应该影响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C.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应该具有强制性 D.古诗文教学不应抹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
|
| 5. 难度:中等 | |
|
中国文学史上的多次文体、文风的革新,悉举“复古”旗帜。如陈子昂、李白“复古”以推动唐诗发展,中唐迄北宋韩、柳、欧诸家发起和推动“古文运动”以促进散文变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文学创作中的“复古”并不是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简单回归 ②对古代文学传统的批判继承是实现文学创新的重要途径 ③在古代文学创作中“复古”与“革新”是直接同一的 ④通过“复古”以正本淸源是实现文体、文风革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 6. 难度:中等 | |
|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 ) A.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 B.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C.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加快文化的传播 D.我们必须拒绝美国电影
|
|
| 7. 难度:中等 | |
|
古代有位画家对摹仿他的人说:“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另一位大师也这样告诫他的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从文化上看,两位大师都主张( ) A.学习文化要区别不同对象 B.要重视文化对社会实践发展的推动作用 C.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发展和创新,才有生命力 D.只要继承就能实现创新
|
|
| 8. 难度:中等 | |
|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仅是建议。 我们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们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深入基层,以贴近民生的视角,为您带来生产生活第一线最鲜活的报道。这说明( ) ①文艺工作者应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文艺作品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③真正同人民群众生活相贴近的文化产品,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④今天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
| 9. 难度:中等 | |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 ) ①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能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④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
| 10. 难度:中等 | |
|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
|
| 11. 难度:中等 | |
|
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 12. 难度:中等 | |
|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下列诗句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④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
| 13. 难度:中等 | |
|
奥林匹克崇尚“更快、更高、更强”,鼓励人们不断进取,超越自我,向极限挑战。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其不可阻挡的魅力,让全人类拥有共同的旗帜、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激情。作为人类共同拥有的奥林匹克精神,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各国人民有着共同的愿望和追求 B.世界各国人民有着共同的人性,有相同的理想 C.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具有相似点,有共同的需要 D.世界各国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
|
| 14. 难度:中等 | |
|
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像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的话语( ) 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 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 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似春雨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
|
| 15. 难度:中等 | |
|
下列选项能体现下图漫画寓意的有( )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
| 16. 难度:中等 | |
|
“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 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 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 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
|
| 17. 难度:中等 | |
|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2012年12月首发的《绿竹神气》一书收录了中国100首咏竹诗词,上至先秦,下到近现代。历代诗人寓情于竹,或歌竹居功至伟,或赞竹生命顽强,或颂竹气节坚贞。历代诗人借竹言志( ) ①凝结了中国竹文化的精华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体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
| 18. 难度:中等 | |
|
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
|
| 19. 难度:中等 | |
|
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
|
| 20. 难度:中等 | |
|
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 21. 难度:中等 | |
|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并统一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22. 难度:中等 | |
|
2014年9月《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不仅要有中国制造,更要有中国创造;不仅要有中国声音,更要有中国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④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 23. 难度:中等 | |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必须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为( ) ①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③对世界文化繁荣昌盛充满信心 ④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
| 24. 难度:中等 | |
|
2015年“十一”黄金周,全国电影票房达到惊人的10多亿元。同时,电影品质进一步提升,主流价值观得到了广泛传播。材料表明( ) A.文化市场越繁荣越要加强管 B.电影产业发展注重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C.经典文化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D.市场化才能提高电影产品质量
|
|
| 25. 难度:中等 | |
|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内在统一的。下列名言正确反映这一关系的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忠恕待人,养德远害 C.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
| 26. 难度:中等 | |
|
4月23日,是第20届世界读书日。某市开展了购书、发书、送书、买书、读书、讲书、借书、谈书活动,掀起阅读潮。读书活动渗透到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外来建设者不同领域、不同层面,读书渐渐成为市民的习惯。在机关,掀起了“创学习型机关、作知识型干部”的热潮;在企业,“提升个人品味、提高素质技能”成为共同追求;在家庭,“读书、生活、工作”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普遍生活追求;在学校,结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学习名人精神”等各类读书活动;在社区,“好读书、知礼仪、做文明人”成为社区居民的行为准则。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谈谈读书活动渗透到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意义。
|
|
| 27. 难度:中等 | |
|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
|
| 28. 难度:中等 | |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为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
|
| 29. 难度:中等 | |
|
2015年9月3日全国上下举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铭记历史、警示未来,动员全党全军各族人民肩负起历史重任,奋发有为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简述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当前形势下开展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的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