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山东牟平一中高三上学期11月训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新常态下,杭州市下城区围绕“创新驱动、智慧发展、全域推进”的发展方向,用特色文化创意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标新立异的设计服务业、融合传统工艺和当代美学的艺术品业等正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这一事实说明

①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④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4年1月3日起在央视三套每周五晚播出的《中国好歌曲》,将模式上的创新与内涵上强调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节目播出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该节目的播出既给无数年青人提供了实现音乐梦想的舞台,又使人们能感受音乐的魅力,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15年3月,某市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开始评选。“草根奖”坚持“民间设奖、群众评奖,奖励百姓”的做法,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和谐社会建设。这一做法启示我们

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作用 

②要重视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③应该把发展群众喜闯乐见的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来抓

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14年是秦始皇兵马俑发掘40周年。2014年9月28日,“真彩秦俑”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此次展览通过对彩绘俑头和秦俑坑中各种彩绘遗迹的展示,向观众呈现了秦俑的“千人千面”和“绚丽多姿”。该展览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把文化视为决定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的第一要素。他非常明确地把文化视为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第一要素。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坚守文化立场。所谓文化立场,即理性面对传统和历史,既摆脱文化上的优越感,亦能摒弃民族自卑心,亦对西方文明的理解,并能最大限度地在文化现场表达自己的立场。材料表明

①文化创新表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树立文化自觉的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新活力

④坚守文化立场有利于追求更高道德目标改造客观世界

A. 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46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申遗

①有利于加强中哈吉文化交流,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②表明中华文化成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体现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④能够促进中哈吉文化的融合,消除中哈吉文化之间的差异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百名将军及名家书画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刚正不阿》的凛然正气,《精忠报国》的赤子丹心,《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腾飞》的殷切期盼,唤起了观览者内心的敬畏与沉思,也深切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这表明

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决定性作用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力量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     

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4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稳中求进”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与下列两幅漫画所反映的哲学史上的“对子”相同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

B.“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D.“我思故我在”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材料一:作为一部全面梳理中国历史廉政文化的大型纪录片,《鉴史问廉》一开播就在全国引起广泛好评。部分评论摘录如下:

题材严肃的纪录片,“消化”起来并不晦涩。一个个动人的历史小故事,一句句朗朗上口的楹联诗词,悄然间将“不想腐”“尚廉洁”的理念吹拂入心。

回应解答百姓关心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明晰和梳理廉政文化基因,使人们在文化的浸润和艺术的熏陶中,逐步校正自己崇廉尚法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形可视的影视化表达,老百姓更容易接受,也更爱看。

它有政治的热度、文化的温度、历史的厚度,反映了我国社会当下的作风新状态、政治新生态、反腐新常态。

材料二:在电脑普及,全民习惯了键盘敲字的今天,尽管汉字书写目前还不至于出现需要拯救的危机,但民众的汉字书写能力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担负着“振兴汉字书写文化,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使命,吸引了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誉,汉字书写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但该节目选择一些早已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的生僻字用于比赛,选手靠疯狂背诵参加比赛等引发争议。有些人认为,节目中考了一些太生僻的汉字,生活中很少用到,节目强调重视汉字的书写只是“一场幽怨的复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鉴史问廉》成功的原因。

2有人认为,央视推出此档节目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其中听写众多的生僻字,靠死记硬背更是对中学生的摧残。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 结合材料二,请用文化生活关知识阐明理由。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材料一:“创客”是一群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是一群具有敏锐思维和创新勇气的追梦人,他们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以创客为主体的社区则成了创客文化的载体。“创客”文化,是DIY文化的延伸,它在其中糅合了技术元素,它不认同随意消费,乐于在现有的资源下创造性的再利用。“创客”精神主要表现一、不满足现状,坚守创新;二、勇于和善于持续实践;三、乐于交流、乐于分享。

2015年1月,李克强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培育“创客”文化,发扬“创客”精神,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材料二:《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要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将中心村建设和历史文化名村以及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使一大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挖掘、传承和弘扬乡村特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文化在培育文明和谐乡风、丰富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材料三: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建设学习型社会,要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

1结合材料,分析培育“创客”文化,发扬“创客”精神的《文化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安徽在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是如何打好“文化牌”的。

3依据材料三,请你为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