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这说明我国的民主具有

A.平等性        B.真实性        C.广泛性        D.全面性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5年1月22日,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7家网站联合推出了“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我为政府工作献策”活动,邀请网民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政府邀请网民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的做法有利于

①保证政府工作透明度,拓宽公民民主监督渠道 

②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③避免政府决策盲目性,方便公民直接管理国家 

④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保障公民参与权和表达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新环保法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环境保护不仅需要有法可依,更需要严格执法和监督。对政府执行新《环境保护法》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是

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             

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③各级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           

④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网络流行语“任性”被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要简政放权,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这说明

①政府要增强依法执政意识           

②政府要提升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③政府要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     

④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公开征求意见——“二审”——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最终摆到全国人大代表面前,接受“三审”。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认真行使最高决定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④我国人民民主具有法律和物质保障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此需要

①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②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③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的执法功能       

④发挥人民政协的立法职能,民主立法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既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弘扬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做到

①遵循唯物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②要坚持不懈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③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之所以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因为

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宗教已经从本质上得到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甘肃临夏全州有192万人,少数民族同胞占到近60%。经济发展落后使该州大部分地区与先进通信技术无缘。针对这种状况,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在少数民族地区建成三十多个基站,促进了移动通信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普及。国家之所以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因为

①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实现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

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国政府多次声明,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情都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这是由于

①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平等权等基本权利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平等协商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在理论、立法和实践上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下列各项有关人权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一般来说,人权高于主权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③在民主、自由、人权三者关系中,核心是人权

④西方发达国家人权理论强调的主要是个人的政治权利,而不大讲经济和社会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2015年3月29日和30日,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舰艇编队临沂号和潍坊号导弹护卫舰,从也门安全有序撤离571名中国公民。他们将经吉布提搭乘民航航班陆续回国。中国驻也门使馆将继续正常工作,与留守中国公民保持密切联系,竭尽全力保障他们的安全。这主要体现了我国行使

A.独立权        B.平等权        C.管辖权        D.自卫权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由中国倡导、专为亚洲量身打造的基础设施开发性机构,截止2015年6月29日,已有57个国家和地区申请或意向表态成为创始国。据统计,到2020年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额将高达8万亿美元,远远超过现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资金能力。亚投行的建立

①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优化资源配置的重大举措

②有利于巩固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

③旨在从根本上帮助亚洲国家和地区摆脱贫困    

④将促进国际资本进入亚洲市场,推动亚洲地区的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威胁,寻求一个更安全的世界,是核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目标。在全球安全战略结构中,中国作出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反映出了一种更合理的安全理念。这说明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世界多极化局势不可逆转

③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④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具有自卫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5年前,15名中国警察代表中国走出国门,从此揭开了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15年来,我国共向9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2 138人次。他们认真履行联合国赋予的各项职责,积极促进任务区恢复社会秩序,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体现了

①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②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承担国际责任

③联合国作为国际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地位不可替代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目前,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逐步实施。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这充分体现了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③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图腾是古代原始部落因畏惧或迷信某种自然物,而将其用来做部落、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加以崇拜。图腾多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关,比如北方寒冷地区民族的图腾多与熊有关;野猪、马是北方狩猎民族的崇拜对象;南方农耕民族的图腾往往有牛。图腾崇拜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作用。这表明

A.图腾观念产生于原始人的迷信心理          

B.图腾崇拜对原始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图腾观念和图腾崇拜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图腾文化将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这个现象包含的意思有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②有创意的文化产品一定会有较好的市场

③文化相对独立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④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之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由此可见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传统文化具有顺应变动性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在纪念邓小平诞辰 110 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片以平民视角,全景式再现了 1976 10 月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实行全面改革开放这段重要历史时期下,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光辉历程。该剧播出后,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高度评价,反映强烈,不仅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也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这说明

①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

③优秀的文艺作品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④主流媒体才能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三字经》里说 “昔孟母,择邻处。”下列说法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③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这种习俗时代传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媒体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A.文字的产生                        B.电的广泛应用   

C.多媒体技术的出现                  D.印刷媒体的推广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猜谜语、出谜语”这种文化活动在中国源远流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举办首届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深受观众好评。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③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的申遗成功,凝聚了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晶。下列对文化遗产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②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和展示民族文化

③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对展现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春夏秋冬雨露霜雪,2000多年前的先人观天时万物,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人们奉为“圭臬”。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立,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节气中所体现出来的“天地人”合一的共生理念,绵延至今。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传统文化注重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和享用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上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中心,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说明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来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③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电影《狼图腾》以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内蒙古最后一片原始草原为背景,以一群活生生的当地牧民和上山下乡来到此地的北京知青为生活原型,描述了人类与狼群相克共生的关系。影片由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采用大量的3D技术,实景拍摄。影片不仅向人们传导了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也获得了可观的票房收入。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之间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②文艺创作脱离社会实践就会成为无根浮萍

③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前不久在各大卫视台播出,电视剧记录了中国农村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饱含理想的时光,以及几对青春男女质朴坎坷的情路历程。由于剧情贴近时代,让人身临其境,无数观众感动得潸然泪下。上述事实说明

A.注入时尚元素的文化作品更具有生命力        

B.大众传媒为人们享用文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C.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作品

D.文化市场的发展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近日,记者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首发后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空前广泛的社会关注央视网、腾讯视频、优酷、微博、微信等新旧媒体的不可估量的向心力作用于《穹顶之下》,3月2日下午15点《弯顶之下》在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的总播放量突破2亿次,创下严肃题材公益类长视频的播出记录。该片的成功佐证了

①文化创造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③要发展文化产业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公益性文化作品比商业性文化作品更受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探究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我国的“一路一带”构想正在从梦想变为现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日来,某些国家以“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质疑中国的“一路一带”构想。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尹卓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全球化时代的高度开放性,不仅在地域和国别上开放,也在合作领域与项目上开放,其本质是倡导建立一个共同合作平台,体现的是和平意图,把它同马歇尔计划相比,完全是历史上的无知;中国本着与邻为善、富邻、睦邻的原则,希望建设一个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共同利益平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和势力范围,不干涉地区国家内政,与其他既有地区机制和倡议并行不悖。

材料二:“一带一路”构想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与人文的基础之上的。两千多年前,我国出现了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随着古代航海业的不断发展,中外之间的海上贸易运输日益兴起,逐渐形成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今天,在世界经济不均衡发展格局日益强化的情形下,“一带一路”建设要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与沿线国家世代友好的基本精神,建立互相包容的合作理念,促进文化相互交融。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面对其他国家质疑,推行该构想时应如何减少质疑增加认可。(8分)

(2)请结合材料二,指出丝绸之路向 “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6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一个浸染着书香的民族,不仅诸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流传至今,还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读书,其犹夜行”等让世人耳熟能详的关于读书的名言。但是,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节奏,让国人“根本停不下来”,一些不多的闲暇时间,也给了互联网社交和娱乐。据2014年公布的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人均读的纸质书是4.4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低于国际水平。泱泱大国,拥有傲人的五千年文明,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空飘荡着的书香气息竟如此稀薄。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作品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书香社会,今年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对读书予以倡导,这对全民族来说,着实是一件幸事,对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 “书香社会”的建设中华民族复兴的积极意义。(10分)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9月是内蒙古第32个民族团结月。通过回顾历史,同学们了解到,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当前要着力增强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材料二:内蒙和平解放60多年来,国家把方针政策同内蒙实际紧密结合,走有中国特色、内蒙特点的发展道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全力维护西藏社会和谐稳定。

请结合所学的宗教与民族知识,说明我国是怎样维护内蒙和谐稳定的。(6分)

 

四、探究题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请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0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