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云南景洪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科学的哲学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④正确的哲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次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哲学  

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分别讲了男人、女人、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各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应该从对具体的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这表明哲学是  

A.对具体科学知识正确概括和总结

B.科学之科学

C.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D.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共十八大通过新党章,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据此回答: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可见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哲学能正确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

D.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各种知识进行反思的学问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2014年10月25日罕见的月全食天象亮相,对于这次月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与“理生万物”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存在就是被感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从哲学产生以来就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  

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       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14年春节期间,一些佛教名山迎来了部分高三学生家长,他们祈祷着今年高考自己的儿女能考个好成绩。这种世界观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这种观点  

①认为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  

②没有正确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③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④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现实生活中,人们买房、建房总讲究个风水,要请风水师看风水;每逢嫁娶、乔迁、生子,总要选个“黄道几日”,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幸福。从哲学角度看,这些人的观念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任何哲学都是  

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②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

B.哲学可以反作用于时代

C.哲学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

D.哲学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是  

A.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B.德国的古典哲学

C.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黑格尔的辩证法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马克思哲学产生的基础和来源是 

①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的进步  ③德国古典哲学  ④客观唯心主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②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因为坚持了  

A.矛盾观点    B.实践观点    C.物质观点    D.群众观点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包括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由于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④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A. 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2014年12月19日,国家统计局依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3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修订: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9亿元,比初步核算增加19174亿元。这告诉我们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反复实践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①观念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②观念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③观念的内容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观念的形式具有自觉选择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针对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着重健全保护环境的体 制机制,完善防治污染的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全面修订,这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环境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试说明《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10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回溯这轮高考改革,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2013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方案经过了数轮讨论,几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见。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12分

 

三、探究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对农产品需求压力,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由此导致了耕地重金属、滴滴涕、多环芳烃等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友好型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度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分析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依据。 14分

 

四、单选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1月11日下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落下帷幕,习近平指出,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亚太经合组织应该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打破种种桎梏,迎亚太地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要打破亚太内部的封闭之门,敞开面向世界的开放之门。要在推进贸易目标的同时大力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明确目标、方向、路线图,尽早将远景变为现实,实现横跨太平洋两岸、高度开放的一体化安排。

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亚太国家如何面对新形势?1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