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惊奇是学问之父。”也有人说过:你只要一直惊奇下去,你就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哲学是凭空产生的 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
| 2. 难度:中等 | |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①世界是否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②意识对物质是否具有反作用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意识 ④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
| 3. 难度:中等 | |
|
唯物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天地之变,阴阳变化 ④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 A.③—①—④ B.①—②—④ C.③—②—④ D.①—③—④
|
|
| 4. 难度:中等 | |
|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紧扣时代脉搏,聚焦中国问题,推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从上述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 A.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B.哲学都是在批判现有的理论过程中产生的 C.真正的哲学在于它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D.哲学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
| 5. 难度:中等 | |
|
在世界爆发金融危机之时,“世界重新燃起了对马克思的关注”,马克思故居开始成为旅游热点,《资本论》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莱比锡大学重新树立雕像······危机使许多人意识到“马克思还活着”。“马克思还活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是发展的理论 B.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C.具有科学性与完整性的特点 D.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永恒的真理
|
|
| 6. 难度:中等 | |
|
“气者,理之依也”“未有此气,先有此理”“心外无物”“万物恒静”这些观点依次是 ①主观唯心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④形而上学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
|
| 7. 难度:中等 | |
|
之所以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因为( )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事物是变化无常的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
| 8. 难度:中等 | |
|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
|
| 9. 难度:中等 | |
|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从地质构造上看,地震的发生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是其所处的大陆板块地质活动的结果。这表明 ①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②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③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④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10. 难度:中等 | |
|
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本质角度看的是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
| 11. 难度:中等 | |
|
“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这句幽默的流行语体现了 A.客观世界的变化依赖于人的意识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真理作为意识具有不确定性 D.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
|
| 12. 难度:中等 | |
|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 A.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有条件的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
| 13. 难度:中等 | |
|
被不少经济管理者奉为圣经的名言是“思路决定出路”,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肯定了 ①“思路”具有主观性和创造性 ②“思路”是现实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③“思路”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思路”能自觉选择和改变客观对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14. 难度:中等 | |
|
某学校论坛中流行着一句话“上学时,铃声是紧迫的;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A.真理是有条件的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D.价值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
|
|
| 15. 难度:中等 | |
|
作家的文学创作往往体现“三分文学,七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意识和物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
|
| 16. 难度:中等 | |
|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现在的动车组不一样了,它在靠车头带的同时普遍采用动力分散技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装置,因此跑得又快又稳。这说明 ①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
| 17. 难度:中等 | |
|
中国有句古话,叫同行是冤家。从哲学角度理解,为什么只有同行容易成为冤家呢?因为只有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这说明 A.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D.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
|
| 18. 难度:中等 | |
|
时下,“克强经济学”已成为热词。李克强总理主张,各项改革举措要持续释放。“不怕慢,只怕站”,改革贵在行动,看准一项,推出一项,不断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这生动地体现了 A.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B.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
|
|
| 19. 难度:简单 | |
|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
| 20. 难度:简单 | |
|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主要表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C.认识的目的是追求终极真理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
| 21. 难度:简单 | |
|
西安地铁二号线北客站至会展中心段9月16日顺利通过通车试运营。这一工程将有利于缓解西安交通“两难”问题,改善城市环境,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品质,促进西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正是因为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才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C.人为事物联系是对自在事物联系的能动反映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
|
| 22. 难度:中等 | |
|
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局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劳: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多选择骑自行车出行……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种种灾难?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告诉我们 ①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新的具体联系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人们的主观选择决定了社会的发展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23. 难度:中等 | |
|
下列与“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B.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C.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D.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
|
| 24. 难度:中等 | |
|
“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否定一切就能促进事物发展 B.辩证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C.彻底抛弃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D.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
|
| 25. 难度:中等 | |
|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5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5分) (3)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的?(5分)
|
|
| 26. 难度:中等 | |
|
(12分)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载人航天飞行实践中,我国航天人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这是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能逐步实现的原因。(12分)
|
|
| 27.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把坚持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同时既要防止无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主张完全市场化的倾向,又要防止过分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而完全排斥文化产业属性的倾向。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法的?(12分)
|
|
| 28. 难度:中等 | |
|
(13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 简要分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哲学依据。(13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