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浙江慈溪市等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我国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制度

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参加合唱团、文学社、舞蹈队等

④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⑥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衡量我们国家强大不强大,不是看有几颗原子弹、最高大楼在不在中国、最大广场在不在中国,而是看我们的文化够不够强大、够不够吸引人。这一论断说明(  

A.经济和政治反作用于文化

B.文化决定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D.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人们在观看体育比赛时,会不由自主地被运动员那种“拼搏、进取,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所感染。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特点。

A.博大精深         B.深远持久         C.潜移默化         D.源远流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

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对个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B.文化对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C.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D.要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民族节日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从不同民族的节日中,能够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②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我国一直都重视白蛇传传说、阿诗玛、凤阳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和浙江江郎山等自然物质遗产的登记和保护工作。下列对我国重视对文化遗产保护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②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保护应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文化的 传播。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奏响了跨世纪宏伟乐章的主旋律,网络传播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这意味着(  

A.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消失

B.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C.各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D.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由国内举行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概括过去的一年,以美丽的汉语来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如2012年的“梦、钓鱼岛”、2013年的“房、正能量”以及2014年的“法、习大大”等。“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见证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③促进文化创新,加强文化融合         ④立足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④大众传媒  ⑤报刊、电视  ⑥广播、网络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多次获得国内国际文学奖。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文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这说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精粹

C.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和谐理念是对《道德经》主张清净和顺、谦下不争、反战尚和等思想的继承。这是对(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北京味道》是北京电视台的大型人文美食纪录片,它记录了这座城市有关唇齿之间、味蕾之中的情缘与记忆。北京味道兼有宫廷御膳的皇家贵气和历久弥新的胡同味儿,既有融贯古今中西的饕餮大餐,也有一道道妈妈的拿手菜。这主要体现了北京饮食文化(  

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具有包容性

C.具有相对稳定性     D.具有独特性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是黄金,但是,光继承,不改革创新,它将永远是旧市场上的古玩。如能在新的历史时空,与时俱进,展翼雄飞,是令人神往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C.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

D.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探访文明的踪迹,惟有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不竭,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其有力见证是( 

A.汉字和史学典籍                           B.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C.中华文化推陈出新                         D.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中央电视台近期举行的《中华汉字听写大会》是基于(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③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巨大作用

④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时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体现了(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民族虚无主义会迷失文化发展的方向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  ②思想运动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古代的教育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体现的道理是(  

A.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引进外来文化能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C.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印象铁三角”组合最新导演创作的印象系列第六部作品《印象普陀》,在浙江普陀揭开全球首演的帷幕。印象系列的六部作品虽同冠“印象”之名,但每一部都风格迥异,凝聚着不同地域浓烈、深刻的文化特色和独树一帜的气质、风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A.中华文化所特有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五彩缤纷、丰富多彩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2014年4月30日至5月03日,第三届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博览会在兰州举行。宣传推介各族文化,集中展示民族文化改革发展成就,通过商业、信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全国各民族间的友谊。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西部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在本届博览会上展示的许多民族文化成果有的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

A.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

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剔除外来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宁波一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凝聚强大民族力量

塑造坚韧民族品格                    提高民族科学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钱学森、赵忠尧、彭恒武等一批科学家,毅然放弃了在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人们当家作主的祖国。当彭恒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这些海外学子体现的精神是(  

A.团结统一的精神           B.勤劳勇敢的精神

C.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自强不息的精神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B.维护世界和平

C.直接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D.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宁波市一中学的校园文化节拉开帷幕 。文化节活动是同学们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12分)        

(2)作为中学生,谈谈你的做法。(6分)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材料一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140多年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

材料二在中华文化中,“克勤于帮,克俭于家”、“业广唯勤”、“天道酬勤”,强调了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持家立业的传家宝,是兴国立邦之本。“不畏强御”、“勇者不惧”,讲的是要求人们面对艰难和强暴,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

材料三:“夸父逐日 ”、“大禹治水”、“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等典故体现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什么内涵?(6分)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8分)

(3有人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