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
|
| 2. 难度:中等 | |
|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一次同朋友去郊外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下列观点与其主张最相近的是( ) A.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C.万物都只在概念中运动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
|
| 3. 难度:中等 | |
|
有些人特别喜欢在大年初一子时供养一炷清香,特别是争抢供“头香”,以求新年好兆头。他们这样做是( ) A.坚持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B.反对世界本原问题二元论 C.坚持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 D.坚持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
|
| 4. 难度:中等 | |
|
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
|
| 5. 难度:中等 | |
|
因为“哲学不能带来钱”,所以,哲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被一些人忽视。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哲学( ) A.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B.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是对人们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D.能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
| 6. 难度:中等 | |
|
莫言获奖后对凤凰卫视表示:同样一部小说,张二认为是黄金,李四认为是马粪,不能说是马粪的人就不对。所以谁说谁有多了不起,谁说谁多差,根本就没有必要较真。评判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不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家怎么样,而是找这个作家的书读一两本,你自己就会得出结论。这体现了( )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对认识对象的创新 ④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
|
| 7. 难度:中等 | |
|
2013年12月4日,加拿大一个科学家小组称,他们已经研制出迄今为止最接近真实大脑的机能大脑模型。这个利用超级电脑运行的模拟大脑拥有的一个数码眼睛,可以用来进行视觉输入,它的机械臂能绘制出它对视觉输入做出的反应。这个模拟大脑非常先进,它甚至能通过IQ(智商)测试的基本测试。可见( ) A.模拟大脑是人意识的源泉 B.意识并非都是人脑的机能 C.模拟大脑只是人脑的延伸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
| 8. 难度:中等 | |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
|
| 9. 难度:中等 | |
|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
|
| 10. 难度:中等 | |
|
下列不能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成语典故的有( ) A.唇亡齿寒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刻舟求剑
|
|
| 11. 难度:中等 | |
|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体现了( ) A.局部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B.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D.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
| 12. 难度:中等 | |
|
某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提出创建工作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这说明( ) A.事物的发展具有前进性的趋势 B.要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正确价值取向 C.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实践的检验 D.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
|
| 13. 难度:中等 | |
|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 ) ①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 ③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14.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 ) A.量体裁衣 B.因材施教 C.积劳成疾 D.居安思危
|
|
| 15. 难度:中等 | |
|
“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16. 难度:中等 | |
|
有学生运用物理学中左右手定则(如下图)对气旋与反气旋的区别进行判读,很快对它有了更深的理解。这表明( )
①认识的发展受已有知识的影响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 ③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④认识事物要有创新思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 17.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说法中,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 ) 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
| 18. 难度:中等 | |
|
气候预报、环境控制、飞行器设计、系统生物学等领域都需要千万亿次甚至更高性能的计算机。因此,“天河一号”投入使用后,必将推动科学研究的速度。这体现了( ) A.创新能够更新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B.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D.创新通过改变社会生产关系,促进经济发展
|
|
| 19. 难度:中等 | |
|
邓小平说:“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②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和建设中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④先进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
| 20. 难度:中等 | |
|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
|
| 21. 难度:中等 | |
|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
|
| 22. 难度:简单 | |
|
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这个观点( ) A.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杰出人物的领导下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的历史主人和实践主体的地位 C.说明了群众没有英明的领导则是乌合之众,起作用相互抵消,合力为零 D.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因为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
|
|
| 23. 难度:中等 | |
|
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 ) 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 24. 难度:中等 | |
|
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出:“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②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 ④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25. 难度:中等 | |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
|
| 26. 难度:困难 | |
|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地处珠三角北部边缘的某市断然告别过去一直沿用的发展模式,大胆地启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来重新统筹部署全市的新一轮发展大局。他们根据自身不同镇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已有发展水平,将全市划分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地区营造工业制造业产业圈;中部地区环境优美,创建文化产业城;北部地区生态优美,着力营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该市探索出的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为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参考的样本。目前广东各地正在学习推广该市的做法。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该市是如何构建新模式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的?(12分)
|
|
| 27. 难度:中等 | |
|
广东省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分析和把握广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 极力成为北京、上海之外的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三极;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 进全省文化场馆建设; 划拨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打造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岭 南风格的文化品牌;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广东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文化 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阐述广东如何推进文化强省建设?(12分)
|
|
| 28. 难度:中等 | |
|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材料二: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历时两年,共收到各方面提出的意见191849件,经全国人大常委会4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这部重要法律合理地规范了劳动关系,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又一典范,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说明制定《劳动合同法》的必要性。(14分)
|
|
| 29. 难度:中等 | |
|
2012年11月25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同志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因公殉职。30多年来,他乘持航空报国的志向,积极投身祖国的航空事业,带领研制团队不断地学习、钻研和积累,攻坚克难,夜以继日地奋战,坚守一线,多次长时间随舰海试,解决了飞行训练中大量的技术难题,实现舰载机在航母“辽宁舰”上成功起降,推动了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中共中央追授他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务院追授他为“航空工业模范”称号。 结合罗阳的先进事迹分析他是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的。(12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