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新疆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成立至今,恢复并建立了各级爱国宗教团体,我国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保护宗教遗址,还积极支持、帮助宗教爱国人士出国访问,开展国际友好交流活动,这说明在我国(   )

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     ②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③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④宗教文化得到了国家的尊重和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3—2014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近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内蒙古调研,与各族干部群众共商改革发展大计。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材料说明(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政协是我国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③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④政协作为我国的决策机关积极听取民意,目的是决策利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国自主承诺要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减少40%~45%。但中国政府表示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其减排进展,即便此前美国曾向中国不断施压。由此可见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独立权          ②中国对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坚决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    ④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表明在当代国际社会中(   )

A.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与合作、冲突和对抗

B.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多个方面

C.国家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相悖的利益

D.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局面。”中美积累正能量,需要双方  

①建立战略同盟关系,加快世界多极化形成进程

②尊重和维护两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③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寻求广泛的共同利益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最近两年面对大灾大难的冲击,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促发展、保和平的大国形象,通过积极的外交活动,不断地让世界了解中国。如果让你写一篇文章概括中国最近两年的外交成就,你的题目应该是 (   )

A.积极面对世界冲击,彰显大国形象       B.实施多元外交,构建和谐世界

C.世界一家,和谐共荣                   D.树形象、彰国力、促和谐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4 年5月,中国与肯尼亚正式签署蒙内铁路项目合作协议。该铁路将由中国公司承建。中国的资金、技术、标准、装备制造和管理经验将惠及铁路沿线的非洲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平等互利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促进发展是中非共同关注的主题 

③体现了中非平等互信、合作共赢       ④国际援助是促进非洲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回顾20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方面的发现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B.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D.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研究对象相同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如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同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国先秦思想家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荀子的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        B.主观主义      C.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理生万物”。陆九渊则认为,“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两人的观点( 

①都坚持意识第一性,但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

②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③折射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④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被人们戏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任何旧的哲学相比( 

①它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③它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旧的哲学不认同

④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哲理是(  )

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B.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2013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海洋生物多样性”。联合国环境署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海洋生物,比如“蓝碳行动”等。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类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③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防止灾害发生

②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③地理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④突破地质地貌的复杂条件是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①都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认识的对象   

②都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③都认为认识是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④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一座山寨版的埃及狮身人面像亮相河北石家庄,引起埃及方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诉。对此,《法制日报》评论认为,山寨成瘾折射出地方官员、建筑师想象力的贫乏乃至枯竭,比山寨建筑更可怕的是山寨思维。山寨思维之所以比山寨建筑更可怕,是因为( 

①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事物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

②思维具有直接现实性,能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

③思维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实践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

④思维具有主动创造性,能调节和控制人的生理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以“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对探究的理解”为话题。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的。从认识论角度上看,探究性学习坚持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辨证统一

②实践和认识的辨证统一

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

④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地震的成功预警来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推测,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

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最初,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但每次都碰壁了。多次进攻无果后,它放弃了努力。后来心理学家取走玻璃挡板,小鱼在鳄鱼身边游来游去,但鳄鱼始终无动于衷,最后饿死了。“鳄鱼试验”进一步佐证了(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③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④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4分)材料一  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发展对外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屡屡遇到各种障碍,有对我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质疑声音,有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意抵制,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带的摩擦与冲突,也有基于中国威胁论的无端抵毁……但是,重重障碍不能阻挡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对外开放的序幕。针对我国资金不足、技术管理落后的局面,开放初期以“引进”为主,通过利用外资、引进竞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面对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共十五大确立了“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改变,十八大提出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地开放战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1)结合材料一,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上述问题?(8分)

(2)结合材料二,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谈谈开放战略调整的合理性。(6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8分)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成功实施软着陆的国家。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探月工程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息息相关。美国领先于世界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很大部分来自对“阿波罗”工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我国探月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也会对经济发展发挥牵引和推动作用。目前中国每年在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达到上百亿元,据专家粗略估算,对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对整个社会产生8至14元的带动效益。同时,探月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载体。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带给我们的启迪。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6分)材料一:海洋,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际需要。但我国海洋经济起步晚、经验少,在国际上遇到的各种麻烦不断增多,必须不断探索科学合理利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又要走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道路。

材料二: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在调研指导兰考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深情感怀焦裕禄事迹对一代共产党人的成长影响,强调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1)结合材料一,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中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意识的作用”的角度,说明“焦裕禄精神”对我们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精神引领价值。(4分)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2分 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围绕放权和提高效率两大主题展开。1998年之前,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尝试了扩权让利、承包经营等措施。1998年之后,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特定问题专项改革两个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重点是两项任务: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部署国有企业改革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