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程开甲颁奖,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对国家实力的作用。这表明( ) A.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B.文化的价值就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D.经济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重要载体
|
|
| 2. 难度:中等 | |
|
《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其中塑造出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牛魔王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这些神话形象都可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找到各自的影子。如果人们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遇见过猴、猪与牛等动物,作者吴承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些形象描绘出来的。这说明( ) A.文化是对神的描绘 B.文化是神的恩赐 C.文化是精神的产物 D.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
| 3. 难度:中等 | |
|
创意产业是文化与经济全面融合的产物,知识经济出现以后,文化和艺术经济开始成为全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文化的力量总是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中,孕育无形的凝聚力、向心力及亲和力。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④文化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
| 4. 难度:中等 | |
|
2014年2月26日傍晚,某市90后女孩小余跟朋友乘坐出租车时,因在打电话时夹杂着“脏字”和网络用语,引起司机批评,随后双方发生了的争执。这说明( ) ①文化观念的不同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②文化观念的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经济利益的对立冲突决定文化观念的对立与冲突 ④文化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们文化观念的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
| 5. 难度:中等 | |
|
天津市有非常丰富的传统美食,如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茶汤、干果、熟梨糕等民间特色小吃。假如天津市应邀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邀请你为此次文化交流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 ) A.弘扬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 C.博大精深,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D.尊重差异,平等协商,文化共享
|
|
| 6. 难度:中等 | |
|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文化的内在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7. 难度:中等 | |
|
古词新用,移花接木,可为现代文学创作添色。如《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涛声依旧》里“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荷塘月色》的“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等。这种风格创作说明( ) A.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B.促进文化繁荣的关键在继承传统文化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 D.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
|
| 8. 难度:中等 | |
|
面对社会热议的英语高考存废之争,甲认为,废除英语高考可以拯救母语,提高国学素养;乙认为,废除英语高考不利于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不足之处在于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立起来 B.乙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C.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随着高考方案的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改革,对外来文化的抵御将进一步增强
|
|
| 9. 难度:中等 | |
|
关于诚信问题,孔子曰:民无信不立。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程颐说:诚者,实理也。我们今天中国人倡导诚信原则,不能不到儒家那里寻找资源,可见儒家的诚信观念犹如我们的黄皮肤、黑头发一样,是我们不可摆脱的民族精神基因。这说明( ) A.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B.只有传承儒家思想,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C.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D.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
|
| 10.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美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数量快速增加,已有4000多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6万,是六年前的8倍。高校选修汉语的学生人数稳步上升,奥巴马总统关于未来四年内l0万美国学生留学中国的倡议正在组织落实。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特点②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③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教育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11. 难度:中等 | |
|
央视打造的《梦想合唱团》栏目,由8位明星召集8支梦想合唱团,通过合唱训练和竞赛,完成家乡的一个公益心愿。选手们用声音唱出了梦想的温度,用激情传递了坚持的力量,在荧屏上掀起了一场关于梦想的狂欢。这体现了( ) ①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
| 12. 难度:中等 | |
|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现实生活中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但许多人一方面斥责这种行为,另一方面又不知不觉的“随大流,’材料中的这种现象告诚我们应该( ) ①开展法制教育,提升公民辨别是非的能力 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公民意识 ③开展文明教育活动,提升社会公德 ④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
| 13. 难度:中等 | |
|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尤其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的出现,为表达观点提供了很大便利,不再是“我们听你说”,而是“我们都在说”,新媒体造就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新形势下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必须( ) ①尊重文化差异,包容一切网络文化和思想 ②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③弘扬主旋律,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④重点发展网络文化技术,拓宽网络文化发展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 14. 难度:中等 | |
|
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新的部署,第一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导向。这有利于( ) ①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②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 ③强基固本,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④弘扬主旋律,消除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各种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
| 15. 难度:中等 | |
|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自从中央提出厉行勤俭节约的“八项规定”以来,民间发起了“光盘行动”,号召国人向好面子、穷摆阔“说不”。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 ) ①要通过教育对落后文化予以改造和剔除 ②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的冲击 ③要对传统文化发起“移风易俗”的彻底革命 ④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16. 难度:中等 | |
|
西北师大有一个叫做“‘爱·尚’微公益”的项目,鼓励和引导人们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利用微博、微信等人们易于接受的平台,吸引更多人关心公益事业。“‘爱·尚’微公益”表明(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人向善 ②道德责任感衡量的标尺在于思想道德修养 ③文明风尚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具体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 17. 难度:中等 | |
|
2013“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告诉我们( )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读书能使人致富,书中自有“黄金屋”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
|
|
| 18. 难度:中等 | |
|
向善,即人心向善、从善如流。“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这样的平民英雄以他们的善行义举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许多网友留言:“想掉泪”“世上还是好人多”“又相信这个世界”……人们欣赏“正能量”,是因为“正能量”总能( ) A.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成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B.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C.以其特有的感染力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D.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成为展现传统文化的标志
|
|
| 19. 难度:中等 | |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2013 年7月9日,日本内阁通过了一年一度的《防卫白皮书》,这份白皮书颠倒黑白,矛头直指中国,妄称中国的海上行动对日本的安全和地区稳定“构成威胁”。下列观点能充分说明“中国威胁论”的错误是( ) ① 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的优秀品质 ②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 ③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内在动力 ④中华文化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力量之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
| 20. 难度:中等 | |
|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以下所述体现“文化自觉”的是( ) ①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财政的包袱 ②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 ③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锻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 ④做国家、民族的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传承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
| 21. 难度:中等 | |
|
中共中央最近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把“三个倡导” 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安排。其意义在于( ) ①能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③引领社会思潮,消除文化差异 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
| 22. 难度:中等 | |
|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 ) A.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其他各项事业也就好了 B.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 C.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
|
| 23. 难度:中等 | |
|
今年1月份开始,央视逐渐加大了公益广告的力度。有网友评论说:“公益广告很感人,很有意义,当无数个‘最美’形象出现在画面中时,此刻的你一定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相信好人就在身边,也许你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由此可见( ) ①公益广告能够传播社会文明,弘扬新风正气 ②公益广告有道德教育的功能 ③大众传媒既能传播文化又能带来商业性效益 ④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
| 24.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山东扎实推进“四德工程”,涌现出济南“泉城义工”、青岛“微尘”、淄博“善小”等一系列全国知名的爱心公益品牌,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四德工程”的开展( ) 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有利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新中华文化 ③有利于全面传承齐鲁传统文化,创造文化新辉煌 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
|
| 25. 难度:中等 | |
|
中国共产党最新概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规范了我们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核心价值追求。为成就精彩人生,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坚守的价值观是( )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自强自立平等博爱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
| 26. 难度:中等 | |
|
所谓正能量,是一切给与人向上,给予人希望和追求,使人行动的动力和感情。当今之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呼唤正能量,恪尽职守的好司机吴斌,舍身救学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勇救女童的“托举哥”周冲,舍己救人的李博亚。种种感动人物,为我们树立道德标杆和价值方向,为社会的正能量鼓与呼。提升个人素质、建筑精神高地,寻找并释放社会正能量,学习我们身边的好人一直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流。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寻求并释放社会正能量”的依据。(12分)
|
|
| 27. 难度:中等 | |
|
莫言“一诺”,让几代中国人“梦”想成真!莫言说“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山东高密市东北乡曾让他经历饥饿、焦虑、精神匮乏,但也让他找到了叙述根基与精神家园。莫言从小接受的“民间叙事教育”——听老人讲故事赋予了他天马行空、古灵精怪的虚构能量。因此,一旦遭遇当年以马尔克斯为首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即折叠变形为颇具东方色彩的“魔幻先锋”。莫言的想像力超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称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途径”的有关知识,说说莫言圆梦“诺奖”给予我们的启示(13分)
|
|
| 28. 难度:中等 | |
|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完《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讲话指出: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地奋起抗争,我们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请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2分)
|
|
| 29. 难度:中等 | |
|
2013年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齐鲁大地拉开帷幕。这是一场文化的盛会、艺术的盛宴,是建设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际行动,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也增强了文化自信。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十艺节”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一届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艺术盛会;中华民族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勤俭节约是中华民议长的传统美德,“十艺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坚持节俭办节,让艺术回归本体的理念;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会贯通,“十艺节”创作的一批唱响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品佳作,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载体;曲终人难散,人们内心激起了强大的文化自信。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13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