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河北邢台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舟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诗人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哲学犹如一片水中漂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根到底( 

A.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科学

B.对普通百姓来说,哲学只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C.哲学总是与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恩格斯在这里阐明 

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

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与下面漫画“我是谁,我要跟它们去哪里”寓意一致的观点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D.思维决定存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气者,理之依也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和派生物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是“一朵不结果的花”,是因为  

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

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作用

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也能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8.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上

D.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强大思想武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这表明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优秀传统思想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类才有了正确的世界观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

阶级和阶级斗争  路线、方针、政策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公式、定律        法律、法规、守则

A.①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3.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意识本质的是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要通过实践的途径才能对物质发生作用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形象优美动物形象设计进行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以上材料说明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C.意识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D.意识来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句话表明

A.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这种认识又总在扩展、加深

B.有的事物人们能够认识,有的事物人们不能认识

C.要正确的认识事物,必须靠先天的聪明

D.有的人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有些人永远不能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意识可以代替物质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分别是  

A.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性 B.客观存在性运动

C.客观在性运动          D.客观实在性联系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介绍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据此回答下列小

1.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鹜远”是指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不切实际的幻想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2.上述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 

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教师在教室上课

③全国中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⑥学生在教室里听课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号”传回的图片更多了解到球的情况,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      D.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知是行之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 

A.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体现了 

A.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

D.实践出理论,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

B.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还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据此回答下列小

1.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而今,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B.认识对实践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D.实践能够破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一鞋厂推销员甲到某国去推销鞋子,发现某国多数人不穿鞋,认为鞋子在此地不会有销路,就打道而回。另一鞋厂推销员乙也来到这一国家,发现同样的情形,但他预测鞋子在这里将大有销路,建议厂长依据该国人的脚形特点,生产适用的鞋子向该国出口,结果该厂获利丰厚。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唯物论的知识回答

1面对同样的实际,甲乙两个推销员得出的不同结论是什么?2分

2他们得出相反结论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6分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以下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你从诗中看到哪些东西变化了,哪些东西没有发生变化?2分

2运动和静止各有什么特点?4分

3归纳运动和静止的关系。4分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从2013年1月以来,茫茫雾霾笼罩中国中东部。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这一“史上最脏”天气再次告诉人们,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面对雾霾天气,人人都是受害者应对雾霾天气,人人有责。增强低碳生活理念,提倡绿色出行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日积月累就会改善环境质量。因此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呼吁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是“守护”环境的重要法宝。

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雾霾?10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

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有关机构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珠算的功能,赋予其更多新的时尚元素。

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珠算价值的认识变化。10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