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软实力”是同由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强调文化“软实力”是看到了( ) A.国家军事力量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 B.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C.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D.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和重要性
|
|
| 2. 难度:中等 | |
|
孙中山的“吾志所在地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下列与之一致的是( )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
| 3. 难度:中等 | |
|
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打动了全国各地的观众,抒发亲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演变成全方位的“去哪儿体”,人们开出了长长的“去哪儿了清单”,有戏谑,有吐槽,有感伤,更有真真切切的疑问。这说明( ) ①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化作品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②各民族文化逐步走向趋同,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 ③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
| 4. 难度:中等 | |
|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2年,它所评选出的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人们感到震撼的精神力量。此评选活动的开展( ) ①发挥了先进人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②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抵制和依法取缔落后腐朽文化 ③有利于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④有利于全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
| 5. 难度:中等 | |
|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国家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下列对爱国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②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英勇战斗、为国捐躯 ③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 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 6.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我国的传媒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中,存在着严重的低俗化倾向,主要表现为过多地渲染权力声中的尔虞我诈,宣扬“皇权”意识和“奴才”意识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多样文化载体 B.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C.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D.提倡大众文化的多样性
|
|
| 7. 难度:中等 | |
|
2014年是孔子学院10周岁生日。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孔子学院的使命。兴办孔子学院( ) ①体现了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 ②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国际影响力 ③主要目的是学习、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④有利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促进文化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
| 8. 难度:中等 | |
|
2013年9月6日,台北小巨蛋,身着一袭白色旗袍的“邓丽君”从舞台下缓缓升起,与同台周杰伦完成了三曲跨时空对唱,引发万人大合唱。“邓丽君”惟妙惟肖的动作、神态与歌声,一时让观众真假难辨,这便是“虚拟影像重建技术”的魅力。这体现了( ) ①继承与借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④科学技术有效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
| 9. 难度:中等 | |
|
阅读在个体发展、民族和国家振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人民都能沉浸在醉人书香之中,把阅读经典作为一种生存方式,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会得到大力提升。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推动全民阅读是基于( ) ①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②人们会主动选择接受健康有益文化的熏陶 ③文化对人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阅读文学作品是提高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10.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四川绵竹市充分发挥“民间年画”这一品牌优势,把年画村打造成培育年画传承人、发展年画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综合基地。2013年年画产业创收2500万元,同时随着年画产业的发展,旅游业迅速成为年画村的主导产业。这启示我们( ) ①利用本地文化资源,提高开发转化能力 ②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商品的价值量 ③拓宽文化产业链条,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④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
| 11. 难度:简单 | |
|
2013年10月11日,中国政府网同时开通了微博微信,采用更“接地气”、更重情感交流的方式,实时报道了重要的政务活动,及时发布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部署等权威信息。3个多月的时间,政府网微博微信关注粉丝已超过1000万。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政府部门利用新兴传媒实现在线交流是基于它们( ) ①是促进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基本途径 ②是政府实现文化创新的主要工具和载体 ③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能最大程度超越时空限制汇集公共信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
| 12. 难度:中等 | |
|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将选择,郑重的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 )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地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13. 难度:中等 | |
|
城镇化过程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过程。城镇化使人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的发展舞台由传统乡土亲缘拓展到整个社会,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放飞梦想。从文化角度看,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时是强制的、有形的 ③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④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 14. 难度:中等 | |
|
2014年大年初一,为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中美双方选择在华人居住较集中的纽约举办了展现中国古典音乐的新音乐会、帝国大厦挂彩灯、辞旧迎新敲钟等活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举办这些活动旨在( ) A.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 B.消除文化差异,扩大合作领域 C.推动文化创新,共享发展成果 D.追求文化融合,强化政治认同
|
|
| 15. 难度:中等 | |
|
2013年12月15日,我国嫦娥三号探月着陆器抵达月球表面,并与“玉兔号”巡视器顺利分离,开始了我国首次登月之旅。命名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玉兔”号月球车被世界欣赏、祝福,它透露的中国形象新信息,俨然成就了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具有科技引领力量、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文化形象。“玉兔”号月球车的文化价值在于,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 ) ①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②经典与时尚的统一 ③科技与人文的统一 ④借鉴与创新的统一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
| 16. 难度:中等 | |
|
家风是支撑一个家庭乃至家族世代前行的精神内核,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内涵。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从“家风”入手做文章,恰能将中华文化传统精华与当代国人的价值追求巧妙结合,通过观众的参与,传递丰富、朴实、真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家风是什么?央视记者在问路人;电视机前,我们在问自己。”一位网友的微博留言,表达了众多观众的心声。这说明( ) ①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③大众传媒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方面有重要作用 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
| 17. 难度:中等 | |
|
中国汉字拼写大赛在CCTV10热播!央视主持出题,社科院专家为考官,最标准纯正的发音与笔划,带你进入最奇妙博大精深的汉字世界!活动旨在通过汉字拼写大赛,让大家重视汉字、重视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最传统的东西,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同时记述中国象形文字发展历程的《汉字》国际巡展也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意味着古老中国文字艺术展将开启它奇幻的世界之旅。这是因为( ) ①汉字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 ②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 18. 难度:中等 | |
|
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面对凶猛的野兽,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这说明( ) ①文化是生活的形象表达 ②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③艺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④艺术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
| 19. 难度:中等 | |
|
“进”字荣获2013年“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最高票的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瑰宝,每年推行年度汉字是一种民声民意的真实反映。“进”概括了两岸发展与交流不断地“求进”,也寄予着两岸同胞期盼两岸和平发展要“与时俱进”。可见( ) ①团结统一是两岸同胞的主流价值追求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③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 ④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
| 20. 难度:中等 | |
|
当地时间2013年9月25日,“教育第一”的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在联合国总部举行。面对困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坚定支持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这说明教育的作用体现在( ) ①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途径,可在有限学习生涯中获取大量的知识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活动,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教育 ③教育在人的培育和教化上扮演重要角色 ④教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
| 21. 难度:中等 | |
|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文化,要讲清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之所以要讲清楚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是因为( ) ①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的基本依据 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 22. 难度:中等 | |
|
2013年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重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材料强调了( ) ①文化发展要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文化发展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③文化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放弃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④文化发展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23. 难度:中等 | |
|
从2014年1月28日起至2014年全国“两会”结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按照“重拳出击、依法处理、打出影响、打出声势、打出效果”的要求,在全国开展了打击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开展该活动是基于( )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腐朽文化侵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④国家对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24. 难度:中等 | |
|
莫言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这说明( ) ①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之一 ②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
| 25. 难度:中等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四川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古蜀文化光辉灿烂,武侯词、剑门关、张飞庙等三国文化影响广泛,雪山草地、川陕苏区等红色文化彪炳史册,道教发祥地青城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等宗教文化积淀深厚,水利、织绵、井盐、丝绸、历算等古代科技文明令人叹为观止,二滩电站、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现代高科技工业文化享誉海内外,川剧、川菜、川酒、川茶、皮影、木偶、杂耍等民间文化以及民间工艺美术风格独特。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概括四川文化的特点并分析传承四川文化的意义。(10分) 材料二: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由最初的草原之路,沙漠之路变成一条络绎不绝的商道,最后演变成一条事实上的文化交流之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桥梁,更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促进了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2)联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文化吸引力?(10分)
|
|
| 26. 难度:中等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便是有识之士所遵从的信条。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家风”系列报道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请你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8分)
|
|||||||||||
| 27. 难度:中等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纵览各地新型城镇化路径,因地制宜可谓最大特色。作为多山内陆省区,贵州表示“走山区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云南则提出“稳步推进城镇上山”;身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要求“注重工业化牵引城市化”;煤炭大省山西则提出“探索‘以矿建镇’模式,推进矿区城镇化”,以“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西藏要求“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和时代特点”,浙江和安徽则分别提出彰显“江南地域特色”和“徽风皖韵”。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彰显城市文化个性的理由。(12分)
|
|
| 28. 难度:中等 |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12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