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河北容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不仅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社会,而且还用来看待自己。钱老对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他反对别人称他为中国的“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他在《书信》中多次重申,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钱学森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③没有哲学就没有灿烂的人生

④没有哲学就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第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主题为“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2.下列选项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①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

②心外无物

③物是观念的集合

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①自然科学          ②欧洲工人运动

③黑格尔的辩证法   ④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提出“哲学是三十岁以后的事情”。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看到了   )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④哲学是源于人们的思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泰勒斯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同我们日常所说的“水”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26月,“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了完美对接。二者都是人类创造出的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这表明  

A.人类能够创造物质

B.人类能够改变自然物质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质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D.自然界不是物质的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造成1 200多人受伤次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与地球“擦肩而过”。回答下列小题:

1.陨石坠落和小行星“撞击”地球等事件表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④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目前,望远镜并没有覆盖全球,而且分辨率有限,类似小行星这样的天体人们还很难观测到。这说明(   )

A.世界上有些事物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的

B.主观与客观不能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4331日,青海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综合评析各单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发展潜力和人居适宜性,青海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三类,并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这一划分(   )

A.改变了青海省原有区域划分的规律

B.表明人类的真理具有主观性的特点

C.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表明人类的意识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德国著名科学家普朗克有一段名言“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从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的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客观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人们对于事物阶段性的认识都是不完全的、错误的

③真理是不确定的,它总是随着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④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冬眠山药”是山东省单县农民为避开高峰上市,将本该秋末收获的山药封上30厘米厚的垄,使山药在底下“冬眠”,开春后再将山药挖出上市,价格比秋末翻了一番。单县农民能够取得高收益,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①山药在“冬眠”前后使用价值不同

②他们坚持解放思想,敢于寻找新思路

③他们否定了过去山药经营的一切做法

④他们敢于确立新观念,坚持了实践创新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49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运行整整一年了,其交出的成绩单上是一项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有效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有序进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基本制度业已形成。中国上海自贸区由实验到推广的事例说明(   )

①认识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人的认识发展要遵循由认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认识的规律

④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意识活动有利于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④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图横轴Q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P表示工资水平。AS为劳动力供给实际变化曲线。当AS1,右移至AS3时,就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从规律的客观性角度看,这意味着我国企业  

满分5 manfen5.com

A.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适当减少劳动力配置

B.要遵循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提高劳动待遇

C.要坚持在静止中把握劳动力供求变化

D.要创新利用客观规律实现劳动力供求平衡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说明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这些“狼孩”有的虽已七八岁,甚至十几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这类事例表明 

A.“狼孩”的脑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聪明的

B.“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

C.“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定是人脑的机能

D.“狼孩”没有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古人常以明月来寄托思乡之情,例如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情况

B.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中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②画家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画家的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

④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应对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考验中,我们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这说明

A.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观察下面漫画《鲁班落聘》。招聘者的主要错误在于 

满分5 manfen5.com

A.没有看到运动是绝对的

B.没有看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没有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没有做到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2012年上半年我国新疆、云南等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通常情况下,预测的时间段要跨越10年至30年左右。这说明(   )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129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据专家介绍,中国利用乌克兰废旧航母改装的这艘航母,目的之一是通过改装,摸清航母的技术途径,从中掌握一些航母设计和建造的技术,进而把这些技术运用到今后的航母设计和建造之中。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20多年来,我国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到法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到西部“两基”攻坚,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民生改善。这说明  

A.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B.认识推动人们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C.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和归宿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气象专家指出,人工增雨作业需要一定的云和降水条件,受目前科技水平的限制,还做不到晴空条件下的“人工造雨”。这表明  

①客观规律始终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客观条件制约着实践活动的结果

③实践活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④实践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针对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这一情况,爱尔兰央行行长霍若翰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订立之初并没有预见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但很多在订立协约时没有预见到的事在现实中都发生了。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终将是对其自身的回归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人类的任何认识都是相对正确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随手丢弃的一块手机废旧电池的污染量相当于100个普通干电池的污染量,可污染约6万升水。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可能会出现肺气肿、骨质改变、贫血等病症,其中可能瘫痪。这体现了

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的联系

③联系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状况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 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①因地制宜,将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②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④根据规律发生作用 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10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文化兴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全会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会要求,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根据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合理性。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坚持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治国理论。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化,在长期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些理论创新已经而且必将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我国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8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度大,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目前,我国已进入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对少数民族流动,不能采取关门主义,要积极探索管理方式,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方法论的角度说明,新时期应如何做好民族工作?12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