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2014年9月18日,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多国提供金额为2亿元人民币紧急现汇、粮食和物资援助。这里的粮食和物资( ) A.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
|
| 2. 难度:中等 | |
|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对于货币的正确认识是( ) A.货币只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B.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货币 C.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 D.货币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
|
| 3. 难度:简单 | |
|
货币的本质是( ) A.价值符号 B.一般等价物 C.商品 D.交换价值
|
|
| 4. 难度:简单 | |
|
汇率是指( ) A.外汇 B.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C.外国货币 D.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表情况说明( ) 人民币汇牌价(人民币/100美元)
A.外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币值下降 B.外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币值上升 C.外币汇率降低,人民币币值下降 D.外币汇率降低,人民币币值上升
|
||||||||||
| 6. 难度:简单 | |
|
下列有关纸币正确的是( ) A.纸币就是货币 B.纸币发行越多越好 C.纸币发行越少越好 D.纸币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
|
|
| 7. 难度:简单 | |
|
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是因为信用卡作为新一代的理财工具,具有以下优点( ) A.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安全 B.可以任意透支 C.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良好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 D.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消费使用
|
|
| 8. 难度:简单 | |
|
一般来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 。( ) A.正比、反比 B.反比、正比 C.正比、正比 D.反比、反比
|
|
| 9. 难度:中等 | |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
|
|
| 10. 难度:简单 | |
|
冬吃萝卜夏吃姜。可今年夏天生姜涨价的速度有点吓人。引起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但最终决定商品价格的是( ) A.供求 B.价值 C.质量 D.性能
|
|
| 11. 难度:简单 | |
|
气候、节庆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 来实现。( ) A.供应量 B.供求关系 C.买卖关系 D.价值量
|
|
| 1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几种商品中,价格变动对其需求影响较小的是( ) A.黄金首饰 B.轿车 C.大米 D.3D彩电
|
|
| 13. 难度:简单 | |
|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B.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的生产规模 C.该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D.可能是该商品供不应求引起的
|
|
| 14. 难度:简单 | |
|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 A.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C.受价值影响,价格围绕供求上下波动 D.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
| 15. 难度:中等 | |
|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书籍在家庭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书籍的消费属于( ) ①发展资料消费 ②享受资料消费 ③精神文化生活消费 ④物质生活消费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
| 16. 难度:中等 | |
|
苹果公司新推出的iPhone6在国内市场上的售价高达万元,即使这样,“果粉”们仍然趋之若鹜。对此,一些“果粉”们表示能在第一时间用上iPhone6很有面子,这是促使他们购买iPhone6的主要原因。这些“果粉”的行为( ) A.表明价格对需求具有调节作用 B.主要是受求异心理影响的结果 C.主要是受攀比心理影响的结果 D.促使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
|
| 17. 难度:中等 | |
|
下图告诫我们,做理智的消费者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是( )
A.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
| 18. 难度:简单 | |
|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 ) A.节约资源 B.保护健康 C.可持续消费 D.理性消费
|
|
| 19. 难度:简单 | |
|
钱代表货币,用于交易,是人的养命之源,不可没有,但不义之钱则伤身。这说明( ) A.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 B.金钱是财富的象征 C.金钱是万能的 D.对于金钱,要用之有度
|
|
| 20. 难度:简单 | |
|
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①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②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③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
| 21. 难度:简单 | |
|
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生产资料私有制 C.混合所有制 D.多种所有制
|
|
| 22. 难度:简单 | |
|
一对夫妇筹资开了个火锅店,夫妻俩既当店主又当伙计。随着生意的红火,他俩开起了火锅连锁店并雇工经营,自己当老板。火锅连锁店属于( ) A.公有制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
|
| 23. 难度:简单 | |
|
劳动部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各用人单位对凡在国庆假期内务工的工作人员,一律按300%的工酬兑现,否则予以经济处罚。这是在维护劳动者( ) A.平等就业的权利 B.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接受技能培训的权利 D.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
|
|
| 24. 难度:中等 | |
|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是(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
|
| 25. 难度:简单 | |
|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对劳动者而言,其意义在于( ) A.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B.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 C.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同时有利于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D.促进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机制完善,畅通就业信息
|
|
| 26. 难度:简单 | |
|
股票投资的收入不包括( ) A.股息 B.红利收入 C.利息 D.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
|
| 27. 难度:简单 | |
|
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是( ) ①向银行借款 ②发行股票 ③发行债券 ④购买商业保险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
|
|
| 28. 难度:简单 | |
|
世界企业500强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均位居前百名。这些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基础业务是( ) A.存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结算业务 D.股票买卖业务
|
|
| 29. 难度:中等 | |
|
某大学生为完成学业,从银行贷款2万元,期限2年,当时的贷款年利率为3.24%。到期后该大学生应该归还银行的现金为( ) A.624元 B.21296元 C.20324元 D.18704元
|
|
| 30.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列我国某市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某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制结构
(1)图表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将如何体现?(6分) (2)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坚持和完善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由。(8分)
|
|||||||||||||||||||
| 31. 难度:中等 | |
|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某机构就《2013“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大调查》表明,学历、户籍、性别依然是不少大学生就业的三大“拦路虎”。一项关于“就业歧视”的投票结果,56.3%的受访者选择了“学历查三代”,26.5%的人选择了户籍限制,12.4%的人选择了性别歧视。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大学生有意愿报考公务员。 据跟踪调查,许多大学生就业后曾遭遇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如经常免费加班、节假日不能正常休息。一些私营企业甚至不给大学生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注: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与职位数比例为70∶1,37个岗位招录比例超过1000∶1。106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这些职位大多数为艰苦边远地区职位,或特殊专业职位。 (1)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你认为政府和大学生应该做哪些努力。(6分) (2)针对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问题,你认为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分)
|
|
| 32. 难度:中等 |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迅速增长,到2012年,已经达到了406192亿元。这一方面表明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也看出我国居民投资渠道的狭窄。 每个人的金钱观不同,也会影响他们的投资理财方式。有人认为要正确地进行投资理财就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在我国,部分人富裕之后,浪费严重。目前“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自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1)结合《经济生活》知识,除了存款储蓄,请推荐居民可以选择的两种投资方式,并简述理由。(4分 (2)结合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4分)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舌尖上的浪费”启示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合理消费观?(4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