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甘肃武威第五中学高二(文)11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我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了解当时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能够相互转化

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

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程开甲颁奖,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对国家实力的作用。这表明(   )

A.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B.文化的价值就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D.经济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重要载体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13年3月18日苍南举办了首届茶文化节,以展示展销、招商引资、文化活动等形式为载体,推动苍南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到“振兴中华”,一个个时代口号激励着广大青年用热血和青春谱写壮丽篇章。可见,优秀文化能(   )

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改变人的交往方式

C.转变人的思维方式   D.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   )

A.潜移默化的影响  B.深远持久的影响

C.精神愉悦的影响    D.健康向上的影响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下列诗中体现的道理与之相对应的一句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人际交往要了解文化背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西方国家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这表明(   )A.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文化的多元性

B.文化的多样性阻碍了文化的全球化趋势

C.中西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中西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来自美国好莱坞的动画巨作《功夫熊猫》横扫全球,“中国有功夫和熊猫,却没有《功夫熊猫》”——电视剧《西游记》孙悟空的经典形象扮演者六小龄童说。这启示我们(   )

A.要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外来的优点

B.要继承传统,取传统文化之精华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上要积极创新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

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属于文化中的(   )

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自然科学和技术

语言和文字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盘点刚刚过去的2012,我们一起追的网络流行语萌、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躺着也中枪,吃货……一个词语就可以把你卷入一个时代。 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站着一类人群、一段时事、一个热点话题、一种生活方式。这表明

A.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如实反映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文化创新应当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④反对一切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世界保护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七条指出“每项创作都来源于有关的文化传统,但也在同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启示我们实现文化创新必须处理(   )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上,“丝绸之路”既是商贸之路,更是文化之路它交换的是商品,交流的却是文化。这说明 

A.商品交换就是文化交流和传播

B.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C.文化交流总是在商品交换中实现的

D.通过丝绸之路中华文化才得以传播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尽管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从传统习俗中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④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石头、剪刀、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它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又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全世界。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口语传播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针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键盘书写,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情况,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大型电视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下列关于汉字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③汉字传承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馄饨”是大家普遍的叫法。云贵川一带称之为“抄手”,广东秀港一带称之为“云吞”,江西称之为“清汤”,福建人称之为“扁食燕”。各地对“馄饨”称呼的差异反映了 

A.中华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是各地城文化的总和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中华民族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核心是   )

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爱好和平    D.爱国主义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下列选项与此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

D.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

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算盘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申遗成功,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

1)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说明保护和传承珠算文化的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请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分析如何看待珠算申遗(8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敬德保民”、“自强不息”、“以和为贵”、“浩然正气”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16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材料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材料二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正确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8分)

2说明材料二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