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4年央视春晚回归和创新并重,以不同影像、实物、音乐、表演等形式,展现了不同年代的不同流行元素,使不同年代的人们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馨回忆。这折射出(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春晚提高了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③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于一定的文化

④文化是对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4年1月新华网报道,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0.38%,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这告诉我们(   )

A.文化是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

C.在科技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D.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到中泰友谊时,对中国热映电影《泰囧》进行了形象说明“《泰囧》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听说这部电影也已被翻译成泰语在泰国上映,我不是为这部片子做广告,我是为中泰友谊交往做广告。”徐峥导演的《泰囧》已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A.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B.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D.文化是一定政治的基础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圆我中国梦,传播正能量——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网上传递活动”启动后,全国百家网站运用专栏专题集中展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利用微博、QQ群等方式刊发转载,吸引网民阅读品评,增加人们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这说明(   )

①优秀文化的传播当借助一定物质载体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大众传媒始终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启示我们(   )

A.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个人道德文化修养

B.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C.人们的文化活动就是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

D.道德水平是文化素养高低的唯一标志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持续举办二十多年的北京地坛书市,去年停办后于2014年4月再度举行,并首次升级为“北京书市”。此次书市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在北京市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从而推动建设学习型北京和“书香北京”。从中可以看出(   )

①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

③良好的文化氛围会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④优秀文化决定着人类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就告诉我们(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人们接受文化影响都是强制被动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的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圆梦中国·德耀中华》颁奖典礼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诠释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生动展示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人们为中国梦努力奋斗。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是基于(   )

①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要保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④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居要好邻,行要好伴

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曾经指出“美利坚是一个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民族”,这种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中心主义是美国媒体在中国报道中存在偏见的根源。他们“以为美国的社会模式是各国都应该效法的样板,美国的价值观更是衡量其他国家民主程度的绝对标准”。这启示我们(   )

①加大中国文化对美国的渗透力度

②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③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④努力主导国际文化竞争的游戏规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14年3月24~25曰,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举措。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利于(   )

①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

③进体制机制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涌现更多精品力作,改变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看雁南飞听春秋配,古人唱啊今人泪,谁借东风惊春闺梦,爱恨唱念凡人神仙。”在热播的综艺节目《中国好歌曲》中,有一位选手将自己的原创曲目融入了蓝调、巴萨诺瓦和京剧等东西方音乐元素,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同时,也让传统的京剧艺术在与时尚的对接中,展示出别样的魅力。上述歌曲的创作(   )

①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新元素

②植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土壤

③通过文化融合实现了文化创新

④启示我们要吸收外国文化成果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传统民族节日历经数百年上干年,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庆祝传统民族节日(   )

①是展示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窗口

②是表达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

③是展现文化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获得2013年诺贝尔奖文学奖的女作家爱丽斯·门罗笔触简单朴素,但却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表现真挚深沉的情感,简单的文字带来丰厚的情感。由此可以看出(   )

A.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B.文化创新就是复制生活真实面貌

C.文化创新源于社会生活实践

D.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历经1740多年风雨,至今仍保存着具有明清时期特色的古民居群、古建筑及众多历史遗址遗迹桂林市兴安县界首镇内的街巷为全国县级规模较大、风貌较完整的明清古骑楼建筑群之一。这些传统建筑(   )

①蕴藏着深厚文化底蕴与丰富内涵

②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其基本面貌随着时代发展与时俱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两于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统文化的内涵无需改变

②传统思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传统习俗在社会生活中延续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这是基于(   )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

④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媒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时指出,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为此中欧文明应(   )

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②兼收并蓄,完全融合

③相互排斥,相互竞争

④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采用中国传统方式培养女儿,要求每科成绩必须拿A,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在她的严格要求下,两个女儿举手投足彬彬有礼,门门功课皆“A”,姐姐14岁就进入世界音乐的圣殿——卡内基音乐大厅演奏,妹妹12岁就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但在美国人看来,这种教育方式扼杀孩子的个性,是残忍的、不成功的。产生这种差异的文化原因是

A.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西方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廉洁文化是中华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   )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在我国深受各地人民群众欢迎的歌舞主要有黄河以北各省的“秧歌”、西南各省的“花灯”南方各省的“采茶”、东北的“二人转”、内蒙古和山西的“二人台”等。这些有着浓烈地方色彩的歌舞不仅在当地十分火爆,而且也受到全国乃至世界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人们的喜欢。这主要说明(  )

A.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B.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各异

C.在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D.发展大众文化必须不断创新形式和手段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届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校园文化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多名学校校长和教育专家参加了研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历来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的理论依据有哪些?10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文化强国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大思路。主要包括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外,必须增强民族自信,而民族自信的关键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回答,习近平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10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2013年9月18日至20日,在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上,油画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书法作品、雕塑作品,装置艺术作品以及陶艺、漆艺、珐琅唐卡、锲金、石砚等传承艺术作品总计数千件集中展示,为北京艺术投资人和艺术爱好者们奉献了一道中秋节的“艺术大餐”。

俄罗斯油画现实主义绘画理念鲜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浓郁,兼具东西方文化色彩。台湾书画大师朱振南先生的“书、画合一”,著名油画家庞均先生的“写意性油画”,以及台湾艺术大师林覃先生的“象无定象”,均体现出台湾文化艺术的多彩多姿。陶瓷、红木艺术、雕漆、锲金、珐琅、唐卡、辽砚等艺术作品的集中展示,体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杰出的当代女性美术家和女性经营者,凭借自身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以一种独有的身姿和艺术精神绽放着灿烂的光芒。

运用“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多姿多彩的国际文化艺术作品的认识。10分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就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被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你怎样认识“家国伦理” 这种传统文化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10分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文化活动标志的创作过程中,深入实际、广泛调研,搜集各类素材。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南文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标志设计表达了广州亚运会不近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活动。

满分5 manfen5.com

结合材料,分析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过程是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10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