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这说明( ) A.科学研究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B.哲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基础 D.没有哲学作指导,就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
|
|
| 2. 难度:中等 | |
|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问题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如同镜子对物的反映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
|
| 4. 难度:中等 | |
|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强求而得到的不一定能使自己更幸福,这是命。此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
| 5. 难度:中等 | |
|
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经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诸葛亮”和“事后诸葛亮”需要( ) ①成为精神力量,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②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
| 6. 难度:中等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 7. 难度:中等 | |
|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
| 8. 难度:中等 | |
|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指出,今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依然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稳中求进”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C.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
| 9. 难度:中等 | |
|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照镜子”既是关键步骤,也是重要方法,必须有“素颜”照镜子的勇气和照好镜子的决心。从唯物论角度看,“素颜”照镜子体现了(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意识决定事物的发展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
| 10. 难度:中等 | |
|
2014年的春节以来,中国的雾霾污染愈演愈烈,俨然已经在霾(埋)葬人类,备受各方关注,也是今年地方“两会”最热词汇。关于“雾霾”天气的认识,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②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的行为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③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雾霾就会“烟消云散” ④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认识规律,采取得力的应对措施,可以解决“雾霾”天气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11. 难度:中等 | |
|
恩格斯曾说:“首先是由于达尔文所称的生长相关律。依据这一规律,一个有机生物的个别部分的特定形态,总是和其他部分的某些形态相联系的,虽然在表面上和这些形态似乎没有任何关联。”材料表明( ) ①生物的生长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 ②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外在联系 ③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④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
| 12. 难度:中等 | |
|
“树上结西瓜”这原本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的邯邰镇变成了事实。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西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型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这一事例说明( ) A.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改变事物运动的规律 B.规律是客观的,是难以认识和利用的 C.人们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把握规律 D.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去改造世界
|
|
| 13. 难度:中等 | |
|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 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档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14. 难度:中等 | |
|
依据人物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性格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同,京剧的行当可以划分为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都有不同的脸谱造型,这些脸谱是对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后艺术加工。“抽象概括后艺术加工”说明了( ) A.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作 B.客观现实以艺术作为摹本 C.艺术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是对艺术的再创造
|
|
| 15. 难度:中等 | |
|
“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具有目的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
|
| 16. 难度:简单 | |
|
以下各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③全国大学生辩论赛 ④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⑤中国为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⑥《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⑦学生在教室里听课 ⑧美、英、法、日、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⑩小行星撞击地球 A.①②⑤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⑥⑧⑩ D.②⑥⑦⑧⑨⑩
|
|
| 17. 难度:中等 | |
|
李白的诗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表达了古人不能登月的遗憾,如今“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国人真正具备了“上九天揽月”的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 ①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制约 ②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具有循环性和无限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18. 难度:中等 | |
|
下面漫画中“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 )
A.是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B.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 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
|
| 19. 难度:中等 | |
|
改革从一开始就挑战着既定格局,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同声音”。无论当年的联产承包,还是今天的官员财产公示、垄断行业改革,改革总是在争议乃至非议中前行。这说明( ) A.对同—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认识在实践中反复而无限发展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
| 20. 难度:中等 | |
|
一些大学生在应聘时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姓“裴”不吉利的认识( )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
|
| 21. 难度:中等 | |
|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据悉,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45%,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高铁给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 22. 难度:中等 | |
|
智能手机“核”战再次升级,由“四核之争”升级至“八核大战”。有专家指出,八核手机是拼硬件规格孕育的“怪胎”。如果硬件之间不协调、软件优化不到位,单纯提高CPU核心数不但不能提高手机性能,还会带来发热量过大、电池持续时间短等问题。这说明( ) ①搞好部分就能带动整体的发展 ②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 ③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问题 ④科学思维方法决定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 23. 难度:中等 | |
|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由浅入深、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过程。这表明( ) A.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 B.数量变化的运动就是发展 C.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 D.发展就是产生新事物的运动
|
|
| 24. 难度:中等 | |
|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有人倡议:生活从家务劳动抓起,品德从孝心感恩抓起,文明从说话礼仪抓起。下列选项与此倡议反映的哲理相似的诗句有( ) ①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②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③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 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
| 25. 难度:困难 | |
|
(26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并曾以头号世界强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但“中国梦”从未泯灭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她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到2011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0.48%,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实现2l世纪“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梦”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13分) 材料二: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13分)
|
|
| 26. 难度:困难 | |
|
(26分)材料一:“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文化建设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寄予每个自觉的个体,真正带来文化的多元和丰富生态,让中华文化的魅力绽放“美丽中国”。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评析“只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建设美丽中国”。(14分)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以下历程: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判断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过程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12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