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4年互联网上出现了新一批热词女汉子、长发及腰、老啃族、裸年等,这些热词多为社会新闻人物、新事件的浓缩和概括。这主要表明(   )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文化来自于人们的灵感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沂蒙山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山东民歌,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诙谐风趣等特点,能让人深刻感受到它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唤起大家对山东这片热土的热爱,唤起大家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这说明(   )

①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优秀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④不同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响,同名书籍《舌尖上的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在当当网上的销量就突破了20万册。不仅如此,由此书引发的“吃货”效应将其他餐饮美食类书籍也带入了销售高峰。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成了第一生产力

④文化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大雪漫天,炉火小坐,人缩如猬,豪气欲销,宜读《水浒传》林冲走雪一篇。冗于琐务,数日不暇,摆脱归来,俗尘满襟,宜读《史记》项羽本纪及游侠列传。 这段话主要是想说明(   )

A.读书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读书选择可以随时空环境不同而变化

C.读书过程影响人们的实践和文艺创作

D.人们读书必须要有特定环境才能深入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南京夏季青奥会正式开幕。借助互联网技术青奥圣火先后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说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近几年中国多次举办“俄罗斯国家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而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国家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

①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在文化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在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我省某县依托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决定文化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进一步鼓励中国教育走出去,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支持办好孔子学院,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我们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要(   )

①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②全面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能止步于形式展示,而要着眼于精神演绎

③找到与其他文化的共鸣支持,消除文化差异

④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革新和创造,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后,东西方文化的再一次激情交汇和碰撞。我们既要弘扬奥运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这体现出(   )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

①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⑤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④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针对下面漫画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我们应该(   )

满分5 manfen5.com

①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④弘扬传统文化,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3年10月2l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这是该组织在全球城市推行全民阅读颁发的最高奖项。2000年开始,深圳创造性地开展了以“深圳读书月”为龙头的一系列服务市民的综合读书活动,倡导全民阅读,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强调阅读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①优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13年8月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成功首播后,在全社会迅速掀起了一股手写汉字的热潮。这基于汉字(   )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④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3年6月27日—30日,韩国新任总统朴瑾惠访华,并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瑾惠总统都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这展现出(   )

A.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C.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来说明各种文明之间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会存在“文明冲突”。下列与这一思想相同的是(   )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D.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帐,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具有时代与民族特色的、具有古风古貌与本土特质的古村落、古建筑,因不合理开发而遭到破坏甚至消失。专家指出,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之所以成为艺术瑰宝,并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于其一砖一瓦、一梁一柱 背后所隐藏的那些说不完的故事。在城镇化过程中,要让“古建筑背后那些所隐藏的故事”“一直说下去”,我们应该(   )

①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利用

②吸收古建筑的文化精华,突出地方特色

③既保留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又要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

④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古建筑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2013年10月27日,河南省汴梁市17所中小学举行了“弘扬民族精神、创建和谐校园”知识竞赛。该活动诠释了团结进取、自强不息、勤奋上进的优秀品格,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之所以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因为(   )

①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②民族综合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青年学生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功,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你从中获得的启迪有(   )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了社会发展方向

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④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13年10月,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收视率最高的一部记录片。它以美食作为窗口,用国际化的叙事方法,展示着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和人生百味。此部记录片的创作方法能够体现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予经济重大影响

③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能够增加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我们应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   )

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汉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

③汉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201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于6月14日—6月22日举办。本次上海电影节将设立手机微电影氛围展映单元和参赛单元两部分。依托网络等新兴媒体,大批“微电影”正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走入公众视野。“微电影”大潜能意味着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④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材料  作为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中基宁波集团,是一家新型股份制外贸企业。中基的成功离不开它的率先改制,也离不开它的企业文化,中基文化的核心是“三道文化”,即天道、师道、孝道。天道,以客户为天,使企业永存师道,以当下师为榜样,使企业发展孝道,以尊敬老员工为主体,使企业稳定。这“三道文化”正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智慧,因此小李同学认为传统文化让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让我们的社会蓬勃发展,传统文化就是财富!

请你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评析材料中小李同学的观点。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马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公益广告《筷子篇》用充满情感的镜头传递出筷子里蕴含的家的味道,《中国年篇》反映出随着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过中国年,世界各地的情感通过春节连在了一起。两个广告都传递了中国情感,弘扬了中华文化,感动了国内外亿万观众。

材料二《筷子篇》谱写家的味道。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碗里夹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它是一个味觉的习惯,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筷子篇》、《中国年篇》的播出,为什么能够感动国内外亿万观众。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近些年来,一些制作方一味追求收视率和广告创收,盲目迎合大众娱乐的需求和通俗的品味,不惜偏离主流价值观,制造了一些低俗的电视剧,渲染暴力、情色和非主流的价值观,对受众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家庭伦理大剧大肆渲染婆媳矛盾、无房无车就免谈婚嫁、房子拆迁带来手足反目成仇、婚外情、多角恋等不良观念一些青春偶像剧不断重复着“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

(1)材料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针对材料反映出的文化现象,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国家应该怎样发展大众文化?

(3)面对材料中的现象,作为青年学生,你应该怎样做?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