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一论述强调的是( ) A.自然科学和工业是哲学产生的源泉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发展 C.纯粹的思想对哲学发展的作用 D.自然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的指导
|
|
| 2. 难度:简单 | |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C.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
|
|
| 3. 难度:中等 | |
|
有人认为,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下列各项与这一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 A.子不语怪力乱神 B.美是绝对理念的显现 C.未有此物,先有此理 D.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
|
| 4. 难度:中等 | |
|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与“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这两个观点,体现了对 问题的不同回答 A.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
|
| 5. 难度:中等 | |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物质是( ) A.构成事物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 B.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实体 C.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D.对万事万物一切具体特性的总和
|
|
| 6. 难度:中等 | |
|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
|
| 7. 难度:中等 | |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这些优美的诗词诗句,都是( ) A.意识指导作用的具体结果 B.诗人的主观思想的现实反映 C.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
|
| 8. 难度:中等 | |
|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
|
| 9. 难度:中等 | |
|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下列成语与此哲理相同的是( ) A.身体力行 B.鸿业远图 C.好事多磨 D.寸积铢累
|
|
| 10. 难度:中等 | |
|
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用联系客观性的观点看问题 B.要充分发挥能动性,高瞻远瞩 C.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D.立足整体,树立长远眼光
|
|
| 11. 难度:中等 | |
|
为适应煤矿瓦斯防治和煤层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国务院提出意见,要进一步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国务院这一做法坚持了( ) A.意识决定事物的发展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 D.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
|
| 12. 难度:中等 | |
|
为了控制“白色污染”,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意大利实行“塑料袋课税法”。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实践活动具有( ) A.社会历史性 B.主观能动性 C.客观物质性 D.直接现实性
|
|
| 13. 难度:中等 | |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广西调研时强调指出:“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要从过去坐等审批转向主动加强为企业为基层服务。”“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强调了(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
| 14. 难度:中等 | |
|
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
|
| 15. 难度:中等 | |
|
水作为良好的溶剂为生命存在提供了基本条件,其独特的氢键结构也一直让科学家难以解释。北大科学家选取氯化钠薄膜作为背景,将水分子吸附在盐表面进行观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水分子的亚分子级分辨成像,使在实空间中直接解析水的氢键网络构型成为可能。由此可见( ) A.实践是人类认识的重要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B.源于实践的认识能够促进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 C.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无限性反复性 D.人类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能突破规律的制约
|
|
| 16. 难度:简单 | |
|
1吨废报纸=850公斤再生纸=少砍17棵树。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 A.复杂多样的 B.不可捉摸的 C.因人而异的 D.固定不变的
|
|
| 17. 难度:中等 | |
|
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 A.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B.事物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 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D.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
|
| 18. 难度:中等 | |
|
下吗漫画《精简前后》主要是告诫政府,在机构改革中必须( )
A.把握住事物发展的方向,相信改革前景是光明的 B.树立起创新意识,敢于探索机构改革的新思路 C.认识到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逐步推进改革进程 D.处理好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注重机构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
| 19. 难度:中等 | |
|
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建设”改成“建成”的哲学依据在于( )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重视量的积累 D.不失时机,促成质变
|
|
| 20. 难度:中等 | |
|
“四风”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恶疾陋习,尽管有多起案例被曝光和查处,但并不代表“四风”问题得到了根治,根治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这蕴含的哲理主要是( ) A.要做好量的准备为质变创造条件 B.事物经过一定的量变就能实现质变 C.质变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
|
| 21. 难度:中等 | |
|
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理在事先——断章取义 ②形存神存——心外无物 ③掩耳盗铃——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刻舟求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22. 难度:中等 | |
|
近来,“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纷纷感慨时间易逝、岁月无情。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的性质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③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取决于主体的心理感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23. 难度:中等 | |
|
人口结构老龄化、人口红利加速消失、“失独家庭”多达百万……我国实行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但各省自定“单独二胎”时间表,不会实行“一刀切”。生育政策的调整表明( )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③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24. 难度:中等 | |
|
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海市蜃楼现象( ) ①体现了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②表明人能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表明人们能够根据客观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④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产生的一种错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25. 难度:中等 | |
|
物联网的创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办公室点击鼠标,就能看到家里的实时画面;回家的路上按一下键,办公室的门窗就会自动关闭。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来控制设备、管理信息,实现随时随地地双向互动。这说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存在着极为普遍的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
|
| 26. 难度:中等 | |
|
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大大加强,人们可以亲身实践,也可以借助其他媒介,如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这说明( ) ①实践仍然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只能是实践 ③实践不再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④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 27. 难度:中等 | |
|
2014年3月18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原初引力波穿越婴儿宇宙留下的印记,这是宇宙刚刚诞生时急剧膨胀的首个直接证据,将有望帮助人类弄清宇宙诞生之谜。科学家的发现再次证明( ) ①推动认识发展需要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世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需要不断扩展和深化认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 28. 难度:中等 | |
|
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上即将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党和政府不断推进农村制度改革,探究农村发展幸福路。三农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完善,说明了( ) ①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的需要能够推进实践的发展 ④真理在克服谬误中不断超越自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
| 29. 难度:中等 | |
|
顶层设计原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强调一项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化。改革重视顶层设计有助于( ) ①科学理论在实践中的检验和发展 ②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通过搞好局部,带动整体的发展 ④从整体出发,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30. 难度:中等 | |
|
有人把西藏近年来的巨大变化浓缩成5句话:从黑暗走向光明,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的过程是( ) ①从低到高的前进上升的过程 ②一种连续且不间断的过程 ③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④新形式代替旧形式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 31. 难度:中等 | |
|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长期坚持“质量第一、实用至上”理念的W洁具公司,曾经取得骄人业绩。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需要有新的突破。2013年初,W洁具公司提出了“为用户打造有品质的生活”新理念;调整了产品结构、停止滞销品种的生产;通过市场竞聘录用创意和设计人才包装企业品牌、对产品外观、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优化生产要素使用,增加价格相对便宜的合金用材,减少纯铜的用量。经过努力,2014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 根据W公司扭亏为盈的事例,谈谈你对人与规律关系的看法。(7分)
|
|
| 32. 难度:中等 | |
|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承载着广大农民的“中国梦”。根据2010年的情况,我国一个农民村居转化为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会增加1万多元。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进入城镇生活,进而带动1000多亿的消费需求,促进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经过多年努力,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27%,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同时,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还出现了“造城”运动、农民“被上楼”等现象。有鉴于此,2013年3月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合材料,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观点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状况。(7分)
|
|
| 33. 难度:中等 |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实现人民幸福的共同价值。 材料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辛亥革命的前辈对富国强兵和民主的呼唤,可以看到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中飘扬的自由平等的旗帜,可以触摸到不列颠人在工业革命中形成的对法治和市场诚信的敬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下,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够走上有序健康的道路,而且,按照这一文明的新坐标与道德的新路径,能够为中华民族培养出一代新人。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要细化,要直入头脑,要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行动,就是不能玩虚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关知识,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7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9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