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福建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索契举行的第22届冬季奥运会增强了俄罗斯民族自豪感,提升了其国际地位。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本届冬奥会,彰显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牢固。这说明(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B.民族凝聚力越来越成为文化发展的源泉

C.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D.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某校一班级举行了主题班会,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表演来展示家乡的传统工艺、表演艺术和传统习俗等,从而让学生感悟底蕴深厚的家乡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下列最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是(   )

A.弘扬文化,提升实力    B.体味文化,升华情感

C.求同存异,渐趋融合    D.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某作家在谈及“文化是什么”的话题时描述道“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上述描述说明(   )

A.文化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

B.文化素养是教育培养出来的

C.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D.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通过一双双筷子诉说着不同人生和情感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了人情的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找到了彼此心灵的依靠。这则公益广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由此可见,公益广告(   )

①集中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

②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能够引领文明风尚,激发正能量

④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针对近来热议的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中央文明办强调,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强化文明出游意识,塑造国家良好形象。这一强调是基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有利于向全球输出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吸引旅游和投资,还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重视推广国家形象是基于(   )

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国家形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源泉

③国家形象决定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学史可以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这说明(   )

A.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熏陶,能促进人的发展

B.科学文化修养影响思想道德修养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分享阅读,交换快乐”。首都图书馆推出了北京换书活动,号召广大市民将家中闲置的优秀书刊流动起来,与其他市民交换阅读。这一活动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因为(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活动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韩国版《爸爸,我们去哪儿》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湖南卫视借鉴韩国经验,结合中国人更加注重亲情的传统,推出的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也受到了观众狂热追捧。这告诉我们(   )

A.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

B.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前提

C.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D.不同民族文化在借鉴中融合统一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13年,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为中国新增的世界文化遗产。某班级就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举行了一场辩论赛。正方的辩题是“文化遗产应以保护为主”,反方的辩题是“文化遗产应以开发为主”。下列论述最能佐证正方观点的是(   )

A.挖掘遗产新价值,彰显新生命

B.承袭历史回忆,留住民族根苗

C.传统与现代辉映,典雅与时尚并举

D.特色与魅力齐放,民族与世界同唱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这说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认为,文学作品必须时刻贴近百姓生活,才有生命力,好的作品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作家应该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所希望的是什么,最大的痛苦是什么。这一观点说明了(   )

A.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再现

B.来自劳动群众生活中的灵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C.文学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新

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横扫金球奖等多项大奖后,《逃离德黑兰》问鼎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艺术的表现手法,紧张刺激的情节,演员的出色表演,自然是这部电影勇夺“小金人”的原因,但“政治”永远不会在奥斯卡奖评选中缺席。材料表明(   )

①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借助文化产品可以达到政治目的

④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已连续举办8年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来概括过去一年人们心中的中国和世界。2013年汉语盘点揭晓“房”和“正能量”分别当选国内年度字和年度词,“霾、梦、改革、土豪、光盘行动、中国大妈”等热词也榜上有名。“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尊重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③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化融合

④见证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被誉为“国民节目”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引发了全社会关于国学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入讨论。这启示我们要(   )

①大力发展大众传媒,创造传统文化

②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传承中华文化

③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传递中华文明

④动员全民参与听写,弘扬民族精神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文化角度,这是基于(   )

A.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和归属感

B.“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两岸人民是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决定力量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

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当前,各国都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我国强调以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这说明(   )

①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③民族精神是决定综合国力强弱的基础

④民族精神是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些体现了(   )

①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②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

③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

④爱国主义,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来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味。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

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显示着人们对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国家广电总局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的国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1档,而全国卫视的歌唱类节目最多保留4档。这说明广电总局(   )

①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引进管理

②研发原创节目,优化节目结构

③抵制过度娱乐,防止雷同浪费

④提高节目质量,适当借鉴国外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13年,电影《致青春》火热上映。短短130分钟,将各种各样的青春展现在我们眼前,人们能够在这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由此可见(   )

A.文化产品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B.社会效益的实现应当成为文化生产企业的唯一追求

C.能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健康有益的文化

D.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2013年10月,《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两部动画片因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被央视《新闻联播》点名批评,创作单位已开始对这两部系列片全面修改,修改后再送电视台播出。对于上述报道的正确解读是(   )

A.两部动画片暴力失度、语言粗俗,属于落后文化

B.娱乐作品创作要面向市场,符合不同欣赏者的需求

C.大众传媒要坚持正确导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必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物质的山水,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基精神的山水,则是人们心灵深处追寻的乐园。”下列诗句与这段话意境相近的是(   )

A.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B.有水银河天外落,无需妙手自成帘

C.浮世厚禄只等闲,洗尽铅华归田园

D.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2013年9月7日,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在北京启幕。该艺术节是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主办的一场农村电视的艺术盛会。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我们应当(   )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学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成果

③着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④改造腐朽文化,取缔落后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成功演出的深圳原创交响乐《人文颂》选择西方艺术的交响乐形式,演绎代表东方智慧的儒家文明,让世界听懂了中国故事。该演出的成功说明(   )

A.文化创新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B.对传统文化需要批判地继承

C.世界各国都能欣赏和认同中华文化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央视节目《中国谜语大会》采用了中国独有的能唤醒国人文化记忆的元素来设谜,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但像用“告别蛇年”打一机械名称谜底马达这样的谜语,却难以让不了解生肖文化的外国观众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和意蕴。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传播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②中国谜语文化得到国人认同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标识

④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正能量”原为物理术语,经过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现已成为社会的流行语,用来描述所有积极向上的人和事。这表明(   )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一位中国知名作家曾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这体现的道理是(   )

A.继承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主要任务

B.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

C.植根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①文成公主赴西藏和亲——勤劳勇敢

②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团结统一

③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

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⑤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爱国主义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③⑤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世界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由此也出现了一些网络大V谣翻网络的现象。净化网络环境,不仅需要政府监管,更需要网民的积极参与,做网络中的智者。“谣翻网络”现象折射出(   )

①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眼力有待提高

②公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理应得到满足

③远离网络拒绝谣言是当务之急

④对网络文化环境整治要长抓不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2013年11月,一位清华的博士生放弃留校做科研的机会,与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签约做数学老师。他的导师在博客上写下了“大材小用”、“太过现实的社会环境让人才流失”的惋惜与困惑。也有网友说“少了一个搞科研的,科研界不会伤‘元气’;多了一个搞教学的,也许教育界可能升起一颗‘明日之星’。”对导师和网友的言论,正确的看法是(   )

A.导师是错误的,培养人才的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

B.网友是错误的,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都有合理性,我们既要坚持核心价值,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D.都是错误的,是非善恶不能混淆,反对和倡导什么,必须旗帜鲜明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今年央视将“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的社会话题以小品形式《扶不扶》搬上了春晚舞台,这一作品凭借诙谐的语言在收获最多笑声的同时,也通过“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等平实的台词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表明(   )

①文化创新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文艺作品只有扎根现实才具有生命力

③艺术作品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道德建设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主旨所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进步的作家艺术家,都把高超艺术造诣和高尚价值追求作为人生理想大凡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都以美的力量和形式揭示和传播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这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   )

①把德艺双馨作为自身不懈的价值追求

②加强自律,做一个道德上至善的人

③坚守永恒的道德准则,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④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低俗之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在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中,中国代表团选择“中国文化”作为申办理由,获得成功。“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等因素外,是五千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一位香港时事评论员事后这样说道。

应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结合评论员观点,说明“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世界”的原因。8分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24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1)什么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6分

(2)结合材料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的内容,说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坚持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6分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中华五千年文化,熠熠生辉,如何正确认识、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当下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命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21世纪,古老的《道德经》所蕴涵的理念与主张,仍然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要弃其糟粕,更要结合时代内涵,扬其精华,让远古的思想,再一次发出它耀眼的光芒。我们要发挥其作用,同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

材料二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都可以看到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儒商文化提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在约束儒商自身诚信经营、重义轻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儒商的信誉,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6分)

(2)有人认为:“复苏儒商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8分)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经济全球化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剧在大陆热播,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韩风劲吹”使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了伤害,应该禁止包括韩剧在内的国外电视剧在中国播出。

材料二:习近平指出: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6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释傲慢和偏见为什么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9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