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    ②峨眉山自然风景    受保护的千年古树

④经济体制改革             ⑤人大代表的选举    ⑥《共产党宣言》

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属于文化中的(   )

①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②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③自然科学和技术

④语言和文字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精神,各地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这是因为(   )

A.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只要将青少年的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好,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就会提高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名人效应真好,滚滚飞来钞票。称为行者故里,石头立马变宝。”下面《悟空故里》的漫画警示我们(   )

满分5 manfen5.com

A.传统文化已成为地方名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发展传统文化,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尊重客观事实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发展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生活有国界,婆媳无国界”某演员的一条微博无意中道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真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②民族特征越明显的文化越是优秀的文化

③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④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今年春节,一些城市的烟花爆竹不像往年那么“热闹”了,烟花和爆竹声变得越来越稀疏了。而新年习俗不断涌现短信、微博、视频拜年旅游健身、学习充电等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春节长假……人们觉得,少放点烟花爆竹,年味儿也不会变淡!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鞭炮声音少了年味儿却没减的原因是(   )

①传统的“年”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因鞭炮声音少了年味儿变淡

②传统的“年”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出现了新的庆祝新年的方式

③传统的“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年味儿不会减少

④传统的“年”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村通过建设“村落文化宫”,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和公共卫生,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情操。这是因为(   )

①优秀文化能够塑造完美人生

②优秀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参与到各种志愿者活动当中,他们的无私、热情和微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青年志愿者活动(   )

①是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②必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

③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④体现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3年10月12日,有着极高关注度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在《新闻联播》中被直接点名。两部动画片因存在暴力失度语言不文明等现象被整改。这说明(   )

A.良好文化氛围主要是靠传媒形成

B.只有高雅文化才能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D.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高二年级开展了美丽班级、美丽教室、美丽寝室的创建活动。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讲,这主要是因为(   )

A.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B.文化环境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比如某地通过发展“柑桔文化”“大蒜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这主要表明(   )

A.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发展    B.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也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标志的是(   )

A.传统文艺    B.传统思想    C.传统建筑    D.传统习俗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说明(   )

A.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冲击

B.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于外来文化

C.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D.岭南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延续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3年10月10日丝绸之路文化峰会在兰州开幕,众多专家学者将多视角探讨丝路文化的传播。峰会涉及文化史学、文化人类学、地理学、摄影学、文学、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地理学、边疆史学、民族学、影像学等多个学科,集中了国内外最有代表性的权威名流,是一个以多元视角管窥丝绸之路的主题性文化盛会。这文化盛会(   )

①充分利用了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能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

④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而在当时的都城长安,食胡言、穿胡服、跳胡舞,成为朝野的时尚,唐代的这种生活景观反映出(   )

①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性

②中华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不具有民族特性

③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承担“落月”——我国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重任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吸取智慧。”材料表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   )

A.不断创新的过程        B.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

C.学习外域文化的过程    D.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做了一个“汉字书写调查”,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如果请你撰写论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

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我国民间雕刻、编织、漆具、织锦、陶瓷、年画等各具特色,成为中华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琴棋书画,茶、酒、烹饪,花、鸟、山水、古玩等,显现了中国人热爱生活、享受艺术、乐观豁达的情致春节的对联,元宵的花灯,端午的龙舟,飞舞的龙凤,欢乐的锣鼓……相同的习俗爱好,甚至使远在异国他乡的同胞永远跳动着一颗赤诚的 “中国心”。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之中

B.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创造力之中

C.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想象力之中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2013年《星光大道》将全新改版现场将加强节奏感,并由CCTV-3改为CCTV-1播出,因为《星光大道》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和喜爱,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袁隆平许诺到90岁时,将使超级水稻亩产超过1吨。这完全可以实现,因为袁隆平不是因循守旧、盲从权威的科学家,他善于质疑,勇于创新,敢于超越。这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B.民族精神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C.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时代精神则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D.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互联网难免有点杂草,但是不能有毒草。”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网络文化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

B.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C.应该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D.应该提倡经典文化,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了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省政府先后确定徽州三雕、徽墨制作技艺等多个项目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有利于(   )

①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

②增强安徽文化软实力

③保留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④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④    B.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功夫熊猫》是继《花木兰》之后又一部题材源自中国的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的成功之处在于实现了中国元素与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我们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B.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C.抵御外来文化掠夺和入侵,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D.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10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来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底,中国网民已突破5亿。随着网络的普及,大量垃圾信息在网上得以传播。2012年2月27日下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牵头,全国“扫黄打非”办、工信部、公安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九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深入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要全面净化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和“走进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全国深入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的原因。12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的主题词之一。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让人们不禁担忧当几亿农民脱离土地,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那些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居将如何保存?一些文物古迹是否会在铲车声中一去不复返?那些符合农村生活节奏的剪纸、刺绣、蜡染等民间技艺又何以存活?怎样才能既保持原有的历史因素,又能融入新的现代化因素,避免“千镇一面”?

(1)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产生上述“担忧”的原因。(9分)

材料二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欧洲各国都有重视历史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的正面例证,巴黎、伦敦、罗马等世界名城虽然发展模式不一,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风貌,城市文化品位较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近些年来,欧洲城市更加注重智能、绿色、低碳,努力探索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9分)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1月29日,中共最高领导层--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七位成员集体出现在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更好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自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

材料二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只有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10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