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在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而最终决定价格的是( ) A.价值 B.质量 C.供求 D.消费
|
|
| 2. 难度:中等 | |
|
学生小吴近日在淘宝网上花95元人民币购买了一套《四大名著》,这里的95元人民币( ) A.是观念上的货币 B.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是《四大名著》的价值 D.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
|
| 3. 难度:中等 | |
|
漫画《“涨”声一片》告诉我们,在居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普遍上涨会( )
①导致人们的购买力下降 ②增加消费需求 ③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④刺激商品生产者扩大消费品生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 4. 难度:中等 | |
|
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是( ) A.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的急剧减少 B.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的迅速增加 C.不会对消费者的消费产生影响 D.会对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
|
| 5. 难度:中等 | |
|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 共同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 A.银行 B.政府 C.股东 D.企业
|
|
| 6. 难度:中等 | |
|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 ) A.基础业务 B.主体业务 C.营利的主要来源 D.唯一业务
|
|
| 7. 难度:中等 | |
|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 A.多劳多得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 D.按劳动成果分配
|
|
| 8. 难度:中等 | |
|
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根本原因是( ) A.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
|
| 9. 难度:中等 | |
|
2011年1至8月,中央财政收入38184.05亿元,同比增长27.5%。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 A.税收收入 B.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罚款收入
|
|
| 10. 难度:中等 | |
|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这种配置主要是通过( ) A.对外出口来实现的 B.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C.政府计划来实现的 D.银行信贷来实现的
|
|
| 11. 难度:中等 | |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粮食主产区要合理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当市场粮价低于粮食生产成本时,省级人民政府可制定收购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当市场粮价高于保护价时,要随行就市收购农民粮食。上述政策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手段是( )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货币手段
|
|
| 12. 难度:中等 | |
|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曾曝光一批假冒名牌产品借助互联网渠道,非法兜售并谋取暴利的不法行为,并呼吁消费者能从我做起,不买不用侵权产品。假冒名牌产品的出现表明,市场调节具有( ) 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无序性
|
|
| 13. 难度:中等 | |
|
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 A.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B.加大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力度 C.依法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D.形成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
|
| 14. 难度:中等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共同富裕 C.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
| 15. 难度:中等 | |
|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把 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 A.全面合作、互利共赢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抓住机遇、开拓创新 D.“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
| 16. 难度:中等 | |
|
下列对于股票认识,正确的是( ) A.股票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 B.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C.股票可以还本付息 D.股票的生命力在于它可以在随意流通买卖
|
|
| 17. 难度:中等 | |
|
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 ) ①固定性 ②无偿性 ③法制性 ④强制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
| 18. 难度:中等 | |
|
温家宝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 ) A.以人为本的思想 B.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 C.可持续的发展观 D.全面的发展观
|
|
| 19. 难度:中等 | |
|
“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违背了合理消费的(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
| 20. 难度:中等 | |
|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常用的经济手段。一般来讲,为抑制经济过热,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减少税收 ②提高存贷款利率 ③减少政府开支 ④增加货币供应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
| 21. 难度:中等 | |
|
现在,“星座”这个词在中学生中很是时髦。在某些校园里,星座运程已成为一些中学生的行动指南,把考试、情感、工作等,这一切的未知数都和星座、运气挂钩。从哲学上看,把考试、情感、工作等和星座、运气挂钩的观点( ) A.承认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B.看到了人类社会的构成是多层次的 C.肯定了事物的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 D.用虚构的主观联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
|
|
| 22. 难度:中等 | |
|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下列与此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
| 23. 难度:中等 | |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说明( )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B.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
|
| 24. 难度:简单 | |
|
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范畴的是( ) A.水往低处流 B.新陈代谢 C.月亮绕地球转 D.红灯停,绿灯行
|
|
| 25. 难度:中等 | |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是因为( ) A.意识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事物的部分决定整体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事物发展首先从量变开始
|
|
| 26. 难度:中等 | |
|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指( ) A.人们对事物价值的看法和观点 B.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劳动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
|
| 27. 难度:中等 | |
|
毛泽东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体现了(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
| 28. 难度:中等 | |
|
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气者,理之依也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D.存在就是被感知
|
|
| 29. 难度:中等 | |
|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句话说明(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
|
| 30. 难度:中等 | |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是( ) A.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 B.社会意识和社会精神辩证关系原理 C.事物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
|
| 31. 难度:中等 | |
|
2008年1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网,对2000名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虽然有37.4%的人对目前的就业或工作表示“信心不足”,但仍有53.0%的人表示“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认为国内的教育一直比较强调‘硬实力”,如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而在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下,青年应该着重培养“软实力”——包括心理调整能力,科学思维的决策判断力。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还有一点很重要,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向上看,同时要转变就业观念,学会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1)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劳动者为什么要就业?(4分) (2)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劳动者应树立怎样的就业观?(4分)
|
|
| 32. 难度:困难 | |||||||||||||||||||||
|
材料一:1978~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对比
材料二:未来五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众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4分)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的举措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8分)
|
|||||||||||||||||||||
| 33. 难度:中等 | |||
|
当前,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商品交易的重要途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网购用户总规模达到1.94亿人,网购使用率提升至37.8%。但是,由于担心用鼠标来购物“不安全”,也有很多人对网络购物持反对意见。“网络购物”是否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高二(1)班同学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究。请你身临其境参与探究: [交流观点]
(1)你是否赞成网络购物?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说明你的理由。(4分) [深入论证] 在探究活动中,赞成网购的同学们重点分析了网购的积极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网购拓宽了消费渠道,促进了产品生产的多样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加工、邮寄、运输等行业的空前发展。与此同时,网络消费展示了消费个性,增强了消费者的满足感,提高了消费者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 (2)同学们得出的上述结论体现了消费反作用的哪些方面?(8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