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理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过程,而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因为,在“理解”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占有了我们,我们也创造了新的历史文化。这说明了(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

②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也是人的主体

③人有主观能动性,文化也有主观能动性

④人的思维活动其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语言和文化一直是重要的软力量。近年来,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机遇,掌握汉语成为很多人把握机遇求得发展的重要选择,“汉语热”持续升温,C.TEST全称是“实用汉语水平认定考试Test of Practical Chinese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始推向全球的。这说明了(   )

A.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B.文化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

C.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D.汉语已成为世界强势语言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躁时,拿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一本鲁迅的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   )

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形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某校坚持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使之成为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公德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这说明文化(   )

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需要自觉学习,主动感悟

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文化学者于丹说过“民族节日是一种信号,让所有属于这个民族的人会因为这个时候去共同进行一个仪式。”这表明(   )

传统文化具有固化性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必须予以弘扬

民族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儒学仁、义、智、信的道德标准和儒家文化传统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   )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与漫画《三个和尚也有水喝》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我们要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B.全面打破传统才能实现文化创新

C.实现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创新源于人们的聪明才智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活力的增强离不开文化创新。进行文化创新要(   )

促进文化与科技和经济的融合,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颠覆式改造

反对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世界60%的动漫作品来自日本,日本动漫成为全球文化不是偶然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题材来自全世界、面向全世界创作。中国的四大名著都有日本动漫版,这启示我们(   )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吸收外来文化不一定要保持民族特色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对“吃文化”的研究热潮。该片所探讨的问题并不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其特有的国人气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应体现民族性,彰显民族特色

文化创新是赋予传统文化全新内容的过程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A.    B.    C.    D.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31011,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荆楚讲坛进军营·中华民族文化哲理的凝现”公益讲座上引用罗素的名言来描述中华文明的五千年传承“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背靠五千年的积淀,中华民族精神之树根深叶茂,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说明(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从文化特点的角度看,这两句话反映了(   )

A.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D.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不一致的是(   )

A.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

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说明中华文化(   )

A.其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B.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C.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D.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3628,法国皮诺家族捐赠的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正式“安家”中国国家博物馆。海外华侨华人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博物馆的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华侨华人极大的关注表明(   )

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B.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C.是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表现

D.是自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身影在哪里?不能说这一百多年中国没有文化创造和积累,但与古代中国的灿烂文化相比,与同时期世界文化的蔚为大观相比,我们的分量确实还不够厚重。实现中华文化复兴梦,我们应该(   )

①在实践基础上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②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

③恢复民族自信,全面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④做出正确选择,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开拓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2013年春季开学开始,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l课时学习毛笔字,普通髙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这有利于青少年(   )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传承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

在博采众长中提高文化素养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就要(   )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把繁荣文化市场作为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按照中央文明办部署,各省区市“照着做、学着干”,以展示道德模范感人事迹为内容,各种形式的“故事汇”在各地高校、企业、社区、村镇、军营上演,用艺术的魅力传递道德力量,文明的种子播洒在大江南北。这说明该活动(   )

有利于公民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保证和智力支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一家网站就山寨文化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38. 7%的人认为复制是山寨文化的核心内容或代名词,此外,冒牌33.7%、剽窃30.0%、劣质24.9%等词也成为公众对山寨文化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40.8%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一种创新,它迫使庙堂文化、庙堂产品更加注意自己产品的平民化。这说明(   )

流行文化是经典文化的基础

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是相对立的

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

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多样性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电影《国徽》历史感厚重,故事精彩,该片真实再现了新中国国徽设计以及制作第一面金属国徽的感人故事,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界人士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工人阶级饱满的工作责任感和自豪感。作品一改过去“高”“大”“全”的空洞说教形式,以丰富的人文情怀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这说明(   )

A.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推动文化形式的创新就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C.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有利于弘扬主旋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诸多令人忧虑的现象,目前正有蔓延之势的“恶搞证件”就是典型代表。“宅男证”“美女证”“职业聊天证”等“恶搞证件”内容十分低俗,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针对此种现象,下面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正确引导

生产经营者应当抛弃经济利益,增强社会责任感

全社会应积极为青少年成长创建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中小学生应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御落后、腐朽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开展深入整治网络谣言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为网络环境营造一片“蓝蓝的天”。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的上述行动(   )

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有利于提高公民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2012,“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最美战士”……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感动了全中国。这启示我们要(   )

A.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B.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C.在实践中创造符合时代的文化

D.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修养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

①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②凝聚强大民族力量

③塑造坚韧民族品格

④提高民族科学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意义。这说明(   )

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莫言“一诺”,让几代中国人“梦”想成真!莫言说“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山东高密市东北乡曾让他经历饥饿、焦虑、精神匮乏,但也让他找到了叙述根基与精神家园。莫言从小接受的“民间叙事教育”——听老人讲故事赋予了他天马行空、古灵精怪的虚构能量。因此,一旦遭遇当年以马尔克斯为首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即折叠变形为颇具东方色彩的“魔幻先锋”。莫言的想像力超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称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途径”的有关知识,说说莫言圆梦“诺奖”给予我们的启示。1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14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请写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5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9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材料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现象日趋明显,部分社会成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官员迷信风水的新闻屡见报端。很多腐败官员在倒台后都被曝抱有“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的迷信思想,而“一边贪污腐败,一边烧香拜佛”的问题官员亦是屡遭曝光,其中更不乏荒诞可笑、怪谬绝伦之事。如长春某法院因接连几位院内高层领导被调查,而在门前高悬辟邪宝剑以求“辟邪”甚至还有官员迷信悬棺有“升棺”之意而集体“拜棺”求升官的荒唐事件……

请你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1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