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湖南岳阳市高二下学期检测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某班以“应该浅阅读还是更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办辩论会。小李说:“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速、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因此,我主张深阅读。”下列选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的是(   )

A.理性思考转化成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

B.“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文化需要

C.“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深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

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某地首创一种实名制、免费发放的文化惠民卡,市民持卡可以看电影、看演出、买书,只要在签约商户进行文化消费,就可以享受折扣、积分、奖励等多项优惠。文化惠民卡的发放能够(   )

降低文化消费的成本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

④调动人们文化消费意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上述内容说明(   )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鲁商从古到今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这反映了(   )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

A.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   )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从甲骨、金属直到数字化屏幕,每一次汉字载体的变革都带来书写和阅读的巨大变化。这表明(   )

①读写技术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③文字载体的变化对认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④知识的传播方式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3年3月,新版《笑傲江湖》播出以来火爆荧屏,因其与金庸原著相差太远导致网友吐槽不断。有网友惊呼:现在的武侠剧除了剧中的人物名字还和原著一样之外,根本看不出原著的痕迹。显而易见,如今名著经典重拍只剩下一个被借来赚钱的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我国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B.科技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C.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性    D.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2012年12月首发的《绿竹神气》一书收录了中国100首咏竹诗词,上至先秦,下到近现代。历代诗人寓情于竹,或歌竹居功至伟,或赞竹生命顽强,或颂竹气节坚贞。历代诗人借竹言志(   )

凝结了中国竹文化的精华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体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上述内容说明(   )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明代思想家薛瑄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应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

②应以传统廉政思想为修廉的根本

③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④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858年6月,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收到青年科学家华莱士关于物种进化的论文,论文观点与达尔文二十多年的研究不谋而合,但当时达尔文还没有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谦恭和不图私利使达尔文最终战胜了自我,他建议编辑部公开发表华莱士的论文,而华莱士则提议将这一理论称为“达尔文进化论”。这段佳话说明(   )

A.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能够统一

B.科学文化修养越高则思想道德修养越高

C.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

D.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表现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2013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这些公益广告(   )

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致青春》编剧李樯认为《致青春》6天破3亿的票房和口碑摆在那里数字不会骗人市场不开玩笑它火爆的原因之一便是,“它触发了话题引起了众议”。这启示我们(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建设要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基本需求

C.能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

D.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在第二届名优电视栏目推选表彰暨第二届电视节目创新论坛会议上山东卫视的《歌声传奇》、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等电视栏目获奖。这些栏目注重大众参与性、娱乐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等,影响力大,收视率高。可见(   )

A.应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

B.建设文化强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C.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D.建设文化强国就是发展先进文化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   )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到26日在山东举行。山东省组建了山东剧院联盟发挥新建场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这是基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   )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凸显出中华民族对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向世界表达了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在于(   )

①表明了中华民族正视历史,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史为鉴,有利于引导人们珍爱和平、珍视世界和平

③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传播,有利于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性

④彰显了中华民族包容大度,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并推陈出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9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有人认为,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文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的理解。(10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结合材料,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6分)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9分)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北京地铁宛若一条条彩带串连起北京不同区域的“文化珍珠”:颐和园、天坛、鸟巢、什刹海、南锣鼓巷、王府井、中关村科技园,等等。一座座地铁站造型别致,站内设计装饰与地面文化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仿佛在讲述着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北京地铁还举办了“祖国你好”大型公益广告活动、“民俗风、中国年”迎新春活动、儿童文学专列、诗歌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地铁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新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8分)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2013年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齐鲁大地拉开帷幕。山东省委高度重视此次盛会要求“办好艺术盛会建设文化强省”。为此必须进一步打造加快文化发展的“新优势”: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立足山东文化资源优势赋予齐鲁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和内涵。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真正的主角让广大人民享受到真正的文化大餐。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山东省该如何打造文化发展的“新优势”。(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