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广东培正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筷子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用餐工具,同时具有夹、拨、挑、扒、撮、撕等多种功能,我国有史料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在中国人用筷子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传统思想的继承    B.传统文艺的继承

C.传统习俗的继承    D.传统建筑的继承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渗透并影响着我国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塑造了民族的基本性格特征。这体现了(   )

A.儒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B.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对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有重大影响

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关婉飞是首批“广东省五星志愿者”。在她心目中,“人生不仅仅是追求物质,对真善美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能够帮助到其他人,我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她从大学时期已参与志愿服务,10年来累计服务时数超过4000小时。她帮助失明女孩重新找回自我,学会一技之长,重捡生活的自信;她帮助失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笑容又重新回到那些纯真的脸庞上……这说明(   )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③世界、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

④志愿者精神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在广东梅州举行。本届艺术节以“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为主题,将节会办成“三会一季”,客家文化艺术作品展示会、客商产品展销会、幸福导向型产业招商引资盛会和世界客都旅游欢乐这表明(  

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主导

B.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经济的发展才能带来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必将促进经济的发展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宣传主题是“文化凝聚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国梦。” 孔子文化节已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经典的文化盛宴、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塑造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这属于对我国传统文化中(   )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4年寒假期间,全国各地都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有益的文化活动,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这样要求的道理是(   )

A.参加有益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B.文化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丰富多彩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党的十七大提出“重视学前教育”,十八大要求“办好学前教育”。学前教育(   )

①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在幼儿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使幼儿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文化财富

④可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3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1周年。71年来,“文化为什么人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说明(   )

①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名胜古迹上的“××到此一游”,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游客素质低下的典型代表。近日,在怀柔慕田峪长城上,有市民发现了不少老外刻的英文单词,写的都是世界各地国家或地区的名称。老外在本国遵纪守法,到中国就入乡随俗乱刻乱画,这体现了(  

A.文化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环境决定人的成长与发展

C.良好的文化环境才能促进人的成长

D.文化环境对人的深远持久的影响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所谓“厚黑理论”,宣扬的是“脸皮要厚,心要黑,手段要狠”。由此衍生的“另类读物”有:《厚黑人物》、《官场秘笈》、《拍马艺术》、《做人不要太老实》等。一些人把其当作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宝典”。有的干部将其奉为官场的“游戏规则”、升官发财的真谛,有的大学生把它当作步入社会的“必修课”,积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锻炼”。这一事实表明(   )

A.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

B.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D.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丝绸之路文化峰会在兰州开幕,众多专家学者将多视角探讨丝路文化的传播。峰会涉及文化史学、文化人类学、地理学、摄影学、文学、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地理学、边疆史学、民族学、影像学等多个学科,集中了国内外最有代表性的权威名流,是一个以多元视角管窥丝绸之路的主题性文化盛会。这文化盛会(   )

①充分利用了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能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

④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听老百姓说家风,寻找中国人精神支柱,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家风”的关注与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下列说法与习总书记讲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知其荣,守其辱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仓廪实而知礼节    D.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世界文化遗产的确定,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对他的家书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推崇备至。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下列对曾国藩家书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主动的

④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一曲《江南Style》唱遍全球,标志着“韩流”再次吹遍世界。韩剧中普遍流露的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爱等思想的张扬,正是我国一些国产剧所抛弃的。这启示我们(   )

①传统礼仪道德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文化产品应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体现时代精神

④文化产品要尽量模仿韩剧的情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中国红歌会不同于其他的选秀节目那样以流行和时尚为主,而是流行与经典崇高的结合,独树一帜地创新了弘扬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的形式。这主要说明(   )

①文化创新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由之路

②文化创新是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的选择

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创新既要扎根传统又要与时俱进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经过全球征名活动,中国第一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传说中,当年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玉兔号”充分体现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意愿。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质

③中华儿女对中化传统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

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中国春节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正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关注、参与。由此可以看出(   )

A.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B.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已经完全融合

C.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D.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这段话说明(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

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有人认为,传统老子道学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对这种观点应该(   )

A.赞成,传统文化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应该抛弃

B.反对,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继承,以促进现代文化的发展

C.反对,传统文化都是精华,要全面继承

D.赞成,老子的思想全是糟粕应该丢掉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历经8年,北京文博会已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家级国际交流合作的标志性平台。在8日举行的第八届文博会“文化贸易政策与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上,41家机构和企业集中签订了21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可见(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B.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

C.文化创意决定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方向

D.提高经济效益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首要目标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触动了无数人的味蕾,透过屏幕,观众们仿佛嗅到了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为制造出这些“触动人心”的味道,央视纪录频道另辟蹊径,改变以往纪录片“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以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成功突围,用日益精良的制作水平使影像信息得以更完美地呈现和表达。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材料主要启示我们(   )

A.文化创作的灵感直接来自实践

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要汲取外来饮食文化中的长处

D.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有利于向全球输出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吸引旅游和投资,还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为了推广国家形象,各国可谓不遗余力,各国重视推广国家形象是基于(   )

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国家形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源泉

③国家形象决定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今天,我们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革新传统文化生产,不断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这说明(   )

①科技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齐鲁大地拉开帷幕。山东省委高度重视此次盛会,要求“办好艺术盛会,建设文化强省”。为此,必须进一步打造加快文化发展的“新优势”:要紧紧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立足山东文化资源优势,赋予齐鲁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和内涵。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真正的主角,让广大人民享受到了真正的文化大餐。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我省该如何打造文化发展的“新优势”。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近年来,浙江省遭遇了较严重的用工荒,不少企业因难招也难留工人而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但B企业风景这边独好,该企业在管理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员工职业技术培训;建设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并免费提供图书阅览等;出资组织留在公司过年的员工到周边地区旅游。企业营造的良好氛围使员工们都有一种家的感觉,劳动积极性普遍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等也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而日益提高。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B企业的做法对解决“用工荒”难题的启示。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2013年8月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选手主要来自于全国各国家级重点中学的初中学生,为了准备比赛学校要求选手们熟读《辞典》、《字典》、《词库》等大部头图书。比赛不仅考查了选手的汉字手写能力,更考查的是选手对中国汉字的理解能力、对中国文化的领悟能力。同时它也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观看的过程,实际就是全民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点润在心。这档节目开播以来唤起了民众对汉字的空前关注。因此,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远远不止于听写本身,更在于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中华民族历史的铭记,是一种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为什么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