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以招商、招展和交易为核心,全力打造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生态文化产业和生态文化产品交易平台。生态文化节的展览内容丰富,既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演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成果,又有俄罗斯舞蹈、比利时画展、日本书法和茶文化等精彩展演。上述材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④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
| 2. 难度:中等 | |
|
古老徽剧锻造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留下了一个个无法忘却的动人故事。如今,徽剧的创作与舞台演出跟现代光电声响计算机等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这为徽剧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长盛不衰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 3. 难度:中等 | |
|
2014年随着“书香扬州”建设行动方案出台,扬州掀起全民阅读的高潮。倡导全民阅读是( ) ①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③大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④提升公民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
| 4. 难度:中等 | |
|
外国人对中国及中华文化越来越有兴趣,来自国学川剧一绝“变脸”的外籍人士也也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 C.中华文化已经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传播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
| 5. 难度:中等 | |
|
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的载体, 孕育过中国优良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时,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 ) 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 B.坚持功利主义,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来发展经济 C.要做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
|
|
| 6. 难度:中等 | |
|
国家正在强力推动以信息消费拉动内需。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实现“十二五”后三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这意味着到2015年,我国最终信息消费规模有望超过3.2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如果要为这一设想寻找文化生活依据,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B.当今世界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大 C.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D.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
| 7. 难度:中等 | |
|
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在景德镇举行。景德镇是中国陶瓷文化的代名词,更是一块金字招牌,景德镇 陶瓷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文化资源,而且是景德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支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吸收陶瓷文化的精华,突出地方特色 ③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要注重合理保护 ④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8. 难度:中等 | |
|
2014年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全国各地都举行了祭祀活动,缅怀先烈。普通人家还都以传统烧香、烧纸等形式祭拜自己先辈。中央电视台在几大城市设的“说吧亭”吸引了广大民众,人们纷纷在亭里一诉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取得了很好效果。这一现象说明( ) A.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先继承后发展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对待传统文化唯一出路 C.只有“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使传统文化充满活力 D.传统节日要全盘继承和发扬
|
|
| 9. 难度:中等 | |
|
英国是欧洲国家中数字出版业最发达的国家,2012年出版业销售出口额达50亿英镑,其中纸质图书销售额较上年下降2%,而网络电子书销售额增长约50%。目前,英国99%的STM类(科学、技术和医学领域)期刊与95%的AHSS类(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期刊实现了在线获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信息技术导致文化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B.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C.网络传播具有受众主动、全球同时的特点 D.印刷媒体将完全消失,终被新型媒体取代
|
|
| 10. 难度:中等 | |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句话所体现的文化观点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多姿多彩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互鉴是各个民族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是多彩的、文化是平等的、文化是包容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 11. 难度:中等 | |
|
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凝固的艺术的是(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
|
| 12. 难度:中等 | |
|
“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成为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活动;“微电影”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 )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 ③新兴媒体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④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
| 13. 难度:中等 | |
|
从开播《我要上春晚》和《直通春晚》开始,央视调整目光,充分挖掘各地方和互联网上的民间文艺资源,让许多“原生态”的文艺表演登堂入室,也让挑剔的观众们眼前一亮。这说明( ) A.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评价标准是文艺创新的源泉 B.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使艺术创作更具活力 C.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文化生活需要的多层性决定人们文化评价的多元化
|
|
| 14. 难度:中等 | |
|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的拜年方式经历了从书信、电报到电话、短信、电子邮件、QQ乃至微博的变迁。这意味着科技进步( ) A.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B.促使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C.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方式 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
| 15. 难度:中等 | |
|
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等重点新闻栏目推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报道,深入报道了“为国效力义不容辞”的81岁中国电分析化学领军人物汪尔康、“国之所需 我之所向”的94岁中国稀有金属工业奠基人李东英、“为富国强民而探索真理”的91岁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坚守高原 守护生命”的78岁高原医学专家吴天一等的先进事迹,有力塑造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物群像。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在全社会传递正能量,央视梳理全台各频道广告资源,腾出更多时间大力播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从点滴之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表明( )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 C.文化创新来源于网络灵感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
|
| 16. 难度:中等 | |
|
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材料表明( )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方言文化是民族的,但不是世界的 ②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 ③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借鉴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17. 难度:中等 | |
|
下列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对待传统文化,首先要继承,其次要发展
|
|
| 18. 难度:中等 | |
|
在广大乡村,历朝历代的村民们以“村规民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以同样的标准评判乡邻的行为。可以说“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乡村习俗的改革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注入新社会的新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上述材料说明( ) A.传统文化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
| 19. 难度:中等 | |
|
近日,江苏省积极贯彻《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江苏读书节”,推进书香江苏建设。这表明我省( ) ①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②公益性文化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③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④多形式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
| 20. 难度:中等 | |
|
山东宁津德普丰家具有限公司将文化元素“揉”进家具生产,在多次派员携产品参会、参展中形成了中西兼容的独特设计风格。该公司研制生产的“龙韵华风”等系列家具,闯进国外高端市场,深受国外客户的青睐。这说明( ) A.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 B.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活动都属文化交流 C.商品贸易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D.家具商品可以成为文化交流传播的媒介
|
|
| 21. 难度:中等 | |
|
灯谜的历史或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中国灯谜大会》共有10期节目,从2014 年元旦首期节目直播开始,至2月14日元宵节直播结束,播出季覆盖整个新春期间。《中国灯谜大会》节目模式完全是国内原创,节目在呈现方式和多媒体互动方面有诸多新颖之处。在继承中国谜语文化传统的同时,节目还注重丰富趣味性、娱乐性、观赏性因而受到我国广大收视者关注和好评。这体现了(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③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
| 22. 难度:中等 | |
|
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这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
|
| 23. 难度:中等 | |
|
离开实践的创新是个伪命题,只有在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的火花才能不断绽放、熠熠生辉。可见(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 D.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
|
| 24. 难度:中等 | |
|
在重庆举行的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上,来自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团队表演了100多场中外优秀剧目。多国文化艺术同台竞技表明( ) ①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亚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决定着中华文化的创新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
| 25. 难度:中等 | |
|
物理学名词“正能量”,现在常用来比喻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个体情感或社会行为。充满“正能量”的文化( ) ①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③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④源自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26. 难度:中等 | |
|
近期湖南卫视的一档版权购自韩国的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迅速蹿红,其掀起的收视热潮、持续高涨的商业效应和对频道竞争力的强力拉动也让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话题再次升温。 支持者认为,在原创节目乏力和本土制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引进国外的节目,学习别人的创意和节目制作理念无可厚非。近年来,中国综艺节目通过引进在不断成长,从最初的完整引进到后来的“山寨”,再到如今买创意、买赛制,“买”节目的变迁背后折射出中国综艺节目制作理念的进步。而反对者则认为,并非所有的引进版权节目都能取得如《爸爸去哪儿》般的成功,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对引进国外电视节目的做法,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
|
| 27.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2013年8月31日下午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开幕。这是近三十年以来首次在白天举办的的全运会开幕式。十二届全运会组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开创赛会新风的要求,改为白天举办,不燃放焰火,而且取消大型文艺演出,改为深受 群众欢迎的全民健身展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意义。
|
|
| 28. 难度:中等 | |
|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1)我省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 (2)目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皮影戏等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和消亡境地。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针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状况,某校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备向社会发出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书。 请你为倡议书拟定一个题目并简要写出这一倡议书应包括的内容要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