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毛泽东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这表明

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学科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蔡元培曾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说明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④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下列名言与王守仁的观点同属一个哲学派别的是

①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②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也

③“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质,“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④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初步开发的阶段,对自然伤害很小,自然基本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改造自然的阶段,对自然造成的破坏,许多方面已难以修复。这表明

顺应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改造自然必然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自然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漫画《画像》(作者:于海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C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量变的过程   D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如同镜子对物的反映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     B.②④     C.③     D.②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随着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剧,转变、创新、低碳三个关键词频频出现,似乎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新的价值观的产生。新价值观不仅包含着新的资本与技术,更意味着新的人文科学与新的伦理哲学的崛起。这表明

哲学思想是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哲学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哲学思想直接蕴涵在具体的生活领域中 哲学都能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襄阳三桥、五桥开通   ②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十八届三中会通过关于改革的若干决定     ⑤思维规律        ⑥辩证唯物主义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⑤⑥      D. ②③⑤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近年来,随着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宇宙间许多的物质新形态,如暗物质、暗能量,但没有发现宇宙间存在所谓的上帝和诸神的活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进一步得到科学的证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媒体上涌现出一些网络用语,如“土豪”“厚德载雾”“女汉子”等,网络用语引起的诙谐幽默被人们所喜爱,并广泛的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这一现象说明

人们的认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意识决定于物质并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④网络用语是人们灵感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宇宙间若没有鸟或蜂蚁,不过是没有鸟或蜂蚁。但宇宙间若没有人,则宇宙间即没有解,没有觉,至少是没有较高程度的觉解,我们可以说,天若不生人,万古常如夜。下列表述与此段话意思相近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C. 物是观念的集合                       D.我思故我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坚持适度原则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中谈到,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其哲学寓意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获得正确的认识,是改革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越来越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到网络虽然无边界,但在这一公共领域应该有底线;规则越健全,发展就越成熟,就越能减少负效应,释放正能量。这一认识体现的哲理有

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③人们可以发挥思维作用,吃透规则,按规则办事

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苏东坡《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给植物放音乐,植物会长得比较好。”这到底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呢?许多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和人一样都喜欢音乐。音乐是有声波的,声波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所以植物就生长得快。听音乐的植物会长得比较好,进一步佐证了

① 不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反应特性             ② 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 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④ 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多年来,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起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胎子女,本世纪初又开始实行双独二胎,2014年再过渡到单独二胎。这表明

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政策制定要坚持与社会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调整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傍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这几句歌词出自《光辉岁月》,是香港beyond乐队向曼德拉致敬的歌曲。这几句歌词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信精神力量的决定性作用    B.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决定性力量

C.要确信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D.要直面人生道路的挫折与考验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2014年122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改革要做到“蹄疾而步稳”主要体现了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万年真爱日”,引爆结婚潮。漫画否认了

满分5 manfen5.com

A.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联系的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C.联系的多样性有眼前联系和长远联系之分

D.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都同周围事物相联系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这段论述表明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要正确对待错误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④真理具有客观性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某同学赏析漫画《牛·蛮·牛》时,戏:多人推牛牛不走全力推牛牛后退,保守僵化干发愁。遇到难事谋良策,牧童用草引老牛,牛受激励有奔头。从中启示我们要

满分5 manfen5.com

A.根据人们的生理活动状态调节好情绪

B.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C.与时俱进,把握规律,富有创新意识

D.根据一定顺序和方向协调好各方关系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非洲草原有种尖茅草,最开始半年里只长一寸,堪称草中矮子,人们几乎看不出来它在生长。但在雨季,三五天时间,它便会由一寸蹿到一两米高,成为草中之王。其实,尖茅草最开始长得并不慢,只不过是在往下生长,其根长28米左右。营养和能量积蓄充足,后来居上就不奇怪了。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量变是不显著的变化,容易被人们忽视 

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量变的实现 

要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 2004 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成功实施软着陆的国家。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运用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原因,以及问鼎苍穹的脚步将永不停息的原因。(8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开展,将是深入影响21世纪人类开展的两大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带有客观规律性。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一国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城镇化发展。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直接带来社会需求的扩大,不仅推动经济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需不振,内需不旺,经济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无疑是中央高层一个重要选择。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正确性。(12分)

材料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进程中,既要注重城镇化的表面特征,又要着力提升城镇发展的内在气质;既要看到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又要面对城镇化建设带来的系列问题;既要与城镇自身区域内经济发展相衔接,又要与外部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2)根据联系多样性的原理及其要求,分析为什么在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进程中必须坚持“三个既要”?(12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3年1月7日以来,一场茫茫雾霾笼罩中国中东部。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这一“史上最脏”天气再次告诉人们,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1)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材料二  “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美丽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踏踏实实去创造、去实践。分清身边的美与丑,节约身边的一滴水、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扶起摔倒的老人的帮助、陶冶高尚情操……美丽就在这些细节当中。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去发现美、创造美,更需要呈现我们的道德之美、人性之美。

(2)运用事物发展的状态知识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呈现道德之美、人性之美?(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