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一个小儿醒目的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中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2. 难度:简单 | |
|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 3. 难度:中等 | |
|
一弹戏牡丹/ 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 /一竖字铿锵/一画碟成双 /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 /一点茉莉香---这体现了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对立性 ③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
| 4. 难度:中等 | |
|
公元376年,福建就有产茶文字记载;宋元二朝,建茶、斗茶蔚然成风;明清时期,开创乌龙制茶工艺;到了现代,人们进一步将茶文化发扬光大,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成为茶乡人民的主要生活内容。这说明福建茶文化 ①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是中国茶文化的杰出代表 ③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
| 5. 难度:中等 | |
|
我国疆域辽阔,既具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文化,又拥有粗犷豪放的北方草原文化;既有质朴淳厚的中原文化,又有浪漫神奇的西南文化。这说明 ①我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明显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③文化因社会制度的深刻影响而不同 ④各地自然与社会情况不同,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
| 6. 难度:简单 | |
|
莫高窟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化石”,其壁画和雕塑等文化遗产跨越了八百多年的历史。早期的释家牟尼塑像,斜披印度袈裟;北朝时期的人物体态健硕,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 以后,开始具有中原汉人的风貌,元代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莫高窟人物形象的变化,表明中华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历史的继承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独特的包容性
|
|
| 7.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山东扎实推进“四德工程”,涌现出济南“泉城义工”、青岛“微尘”、淄博“善小”等一系列全国知名的爱心公益品牌,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四德工程”的开展 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有利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新中华文化 ③有利于全面传承齐鲁传统文化,创造文化新辉煌 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②③ B. ①④ C.③④ D. ②④
|
|
| 8. 难度:中等 | |
|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这有利于 ①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②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 ③强基固本,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④弘扬主旋律,拒绝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
| 9. 难度:简单 | |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
| 10. 难度:中等 | |
|
部分“风水从业者”通过自我神化包装,以“风水大师”、风水机构为名,借由淘宝网等互联网交易平台高价兜售“灵符”等风水吉祥物,赚取高额利润,一些骗局虽然十分低级,但受骗者数以万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 ①文化市场的滞后性弊端 ②相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力 ③政府未能弘扬科学,取缔迷信活动 ④部分群众信仰缺失,寻求精神寄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
| 11. 难度:中等 | |
|
近期在多地开展的“我是公民”主题活动引起了广泛反响。开展这一活动旨在唤醒每个人的公民意识,“践行责任,拷问良知”。这项活动的开展是 A.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B.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形式
|
|
| 12. 难度:简单 | |
|
2013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该法对游客的文明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有利于引导游客 ①规范旅游市场 ②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③保护文化遗产 ④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
| 13. 难度:中等 | |
|
2013年10月4日,全球第一份《孝行天下——上海宣言》诞生。该宣言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五字句形式,向世人阐述了“孝”字蕴含着强大的正能量。之所以要弘扬孝道,是因为 ①弘扬孝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 ②弘扬孝道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催化剂 ③践行孝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环节 ④传统孝文化是财富,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
| 14. 难度:中等 | |
|
“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的稳定性 B、较强的区域性 C、单一性,不变性 D、鲜明的民族性
|
|
| 15. 难度:中等 | |
|
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作为公民,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②选择有个性又具有新潮的文化 ③重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④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16. 难度:中等 | |
|
甲与乙是好朋友,甲有一次捡到一钱包,据为己有,乙感到很为难,既想批评甲的这种不道德行为,又不想破坏两人的友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要想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就必须 ①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②大力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大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④努力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17. 难度:中等 | |
|
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
|
| 18. 难度:中等 | |
|
2013年春晚节目丰富多彩,有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等。这些节目从不同角度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说明 A.优秀文化是时尚文化,而不是经典文化 B.优秀文化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C.优秀文化就是满足群众多样选择的文化 D.优秀文化离不开优秀艺术家的文化创新
|
|
| 19. 难度:简单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B.社会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 C.社会主义文化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D.社会主义文化是多元文化
|
|
| 20. 难度:中等 | |
|
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企业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②需要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文化 ③国家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④青少年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
| 21. 难度:简单 | |
|
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是 ①面向世界 ②面向未来 ③面向现代化 ④面向社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
| 22. 难度:中等 | |
|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列内容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是 ①民族虚无,崇洋媚外 ②文化“拿来主义”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
| 23.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等,使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是因为 ①教育是第一生产力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教育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
| 24. 难度:中等 | |
|
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指出,要继续完善韶山一号工程,兴建红军标语博物馆、长沙铜官窑遗址公园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2015年,各市州全面完成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影剧院和文化广场等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各县市区全面完成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和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湖南省这样做 A.营造了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B.坚持了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C.旨在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D.有利于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
|
| 25. 难度:中等 | |
|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 ①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科学执政 ③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教育 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
| 26. 难度:中等 | |
|
2013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27. 难度:中等 | |
|
2014年2月19日,感动中国2013年度颁奖盛典晚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感动中国人物闪耀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有利于 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④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28. 难度:中等 | |
|
中医形成的过程是中华优秀文化与人体生命现象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中医是医学科学,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天人相应、形神统一、动静结合等中医理念,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这表明 ①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前沿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医理念蕴含着实用性和整体性的思想 ④中医理念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的完美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
| 29. 难度:中等 | |||||||||||||||||||
|
下表是某机构对200名20岁以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
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 A.尊重思想的独立性,支持人们的自主选择 B.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 C.提倡多元化,反对某种思想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 D.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包容各种思想行为
|
|||||||||||||||||||
| 30. 难度:中等 | |
|
余光中先生曾说:“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常在,必然汉魂不休。”这表明 A.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汉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 C.汉语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
|
| 31. 难度:中等 | |
|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联系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
|
| 32. 难度:中等 | |
|
“世界文学名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练,集中了智者对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
|
| 33. 难度:中等 | |
|
“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启示我们,培育文明风尚要 A.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不断提升文化修养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
|
| 34. 难度:中等 | |
|
材料一 201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迎来“金婚”纪念日。在过去的50年间,中法关系历经温暖晴好,也难避风雨阴霾。在两国人民相互吸引、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历史情愫中,两国不断合作、持续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话。 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希望中法两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法国梦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国梦”。 (1)有人说,中法两国政体不同就是因为两国的国体不同,你赞同吗?(6分) (2)作为中学生,为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梦”应有怎样的担当?(6分)
|
|
| 35. 难度:中等 | |
|
材料 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审议批准了2013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中央预算报告。同时,在会议召开期间,人大代表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连线公民,就住房、就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工资收入、教育等百姓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 (1)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6分) (2)我们应怎样更好地坚持这一原则?(6分)
|
|
| 36. 难度:中等 | |
|
材料 2013年12月22日凌晨,在地面的控制下,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进行了第五次互拍,首次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两器互拍任务圆满结束。我们为“嫦娥三号”而激动,很多人更被卫星的研制团队所感动。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同舟共济,统一行动;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了“嫦娥二号”。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他们“一切为了祖国”的精神永恒地镌刻在太空。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1)“嫦娥三号”卫星研制团队是怎样展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5分) (2)弘扬载人航天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请你分别从国家、中学生角度简要谈一下应该怎样做。(7分)
|
|
| 37. 难度:中等 | |||||||||||||
|
截取某班级“中华文化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探究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片段一 《民族美食》 学生主持介绍,当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希望吃得精、吃得好,吃得有品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各地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优秀美食文化。该片不仅刺激了人们的味蕾,还引起了观众感情上的共鸣,勾起了无数华人拳拳游子心和深深故乡情。该片播出后,受到了广泛赞誉。 (1)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广泛赞誉的原因。(6分) 片段二 《民族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兴国之魂。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2)根据片段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如何体现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6分) 片段三 《民族能量》 学生主持介绍,在媒体发达的今天,人们爱上了“吐槽”,“牢骚”成了家常便饭。 而“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正能量”越多,社会才会充满希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正能量的注入。 (3)根据片段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政府应如何积极创造 “宏观正能量”?(6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