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吉林省高二教学评估政治试卷(一)(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2014年3月5日我国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 

我国拟将房地产税立法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在河南兰考县参观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漫画《坐着说话不腰痛》。有人说:漫画中的两位男女青年是没有文化的。这里的“文化”是指

满分5 manfen5.com

A.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  B.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程度

C.人们的言谈表现        D.人们的行为表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据报道,首届徐悲鸿艺术节将于2014年4月28日5月2日在宜兴举行。“多给大家带去艺术的熏陶。”徐悲鸿之子徐庆平道出了举办艺术节的目的。徐悲鸿的历史巨作《田横五百士兵》和《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曾使许多观众为之震撼。材料表明

参加文化活动, 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审美水平  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时代精神在文化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14年3月14日至22日,巴黎的雅克-巴黑尔画廊(Jacques Barrère)推出“中国古代楚国艺术”作品展。展览展出了一组精选出的木雕和漆器艺术品,是楚国曾经繁荣的文化和经济的见证,展示出中国古代文化中不为人了解的另一面。材料说明: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加入WTO以来,我国文化企业立足于民族特色求发展,通过经典的文化产品来宣传和介绍中华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看,这是

削弱和取代别国民族文化的需要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斗争的需要 

文化决定政治的特殊表现          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多年前的一天,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在喝下午茶,有人向她报告说,中国电视机销往英国,言外之意应当重视中国的竞争力。但撒切尔夫人却说了这样一段令人深省的话:这算什么?等中国电影大片进入英国时你再向我报告。材料表明: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应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延安时期,中国革命再次面临“星星之火是否可以燎原?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的严峻形势,一首《南泥湾》激发了革命斗志,使革命军队在延安创建了“陕北的江南”,《映山红》等诸多革命歌曲使中国革命有了胜利的灵魂,保证了革命的胜利。材料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②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③社会发展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近年,“修宪”、“否认慰安妇”等事件使日本正在朝"国家右倾化"方向加速冒进, 日本“右倾化”的文化恶化了中日关系,并最终会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造成严重影响。这说明

A.中日两国文化存在着根本冲突  

B.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决定两国政治分歧不可调和

C.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D.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决定作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一首歌名字叫《中国志气》,歌里唱道:人有精神老变少,地有精神土生金,宁肯咱少长肉,瘦也要先长筋……精神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主流的是

①优秀传统文化                       

②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而且不要一分钱工资。这表明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下列属于文化传播媒介的是

①报刊、广播    ②亲朋聚会     ③外出旅游    ④口语、文字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对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B.它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它是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艺术瑰宝    D.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在标准译法中被称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红烧狮子脑袋)。“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①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④中华文化在竞争中发展  

A.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深入挖掘、科学梳理,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这表明,文化建设

A.就是要保护好优秀文化遗产         B.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C.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        D.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通过网络迅速在社会上传播,这说明网络等新媒体:

①传播信息具有快捷性特点            ②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具有传递、沟通和共享文化的功能    ④取代了传统传媒手段 

A.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有人曾形象概括:美国电影打打闹闹,印度电影蹦蹦跳跳,英国电影说说笑笑,法国电影吓你一跳,韩国电影青春学校。从各国电影的不同特点可以看出:

A.一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

C.民族文化的区域性              D.世界各国文化具有共性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各国电影特点形成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由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   B.由各国人民不同的兴趣爱好决定

C.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D.由各民族的区域性特点决定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相互对立、展开激烈的辩论,又相互影响,相互吸取营养,从而促进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表明思想运动

A.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C.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A.传统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

A.失去源泉    B.失去动力      C.失去根基        D.失去灵感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

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近几年,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有声有色,在这些文化活动中,我国艺术家表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因不拘泥于西方经典,揉进了京剧的打击音乐、中国传统的旗袍服装、武术和杂技动作,甚至是皮影艺术,才更显得面貌一新,从而具有了中国特色和独立价值。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C.文化创新可以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D.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艺术创新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材料一: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他满怀信心地表示“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一定能建成现代文化强国。”

(1)根据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你如何理解李总理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的说法。 (14分)

材料二 《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还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2)说明材料二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态度”的内涵。(12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材料一:2014年3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强调“把中国特色优秀文化推向世界”。文化外交已经成为我国继经济外交、政治外交之后的又一大亮点,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在美国举办“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中国天津周”、在荷兰举办“中国文化艺术节”,另外还有“中华文化非洲行”、“海湾中国文化周”等大型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这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12分)

材料二:在《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一书中,费孝通说:“我这些年来所得到的知识很少,也不见得都正确,但是我确实是从实际生活当中得到的。” 并坚持对待文化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费孝通的观点对今天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1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